據中新社報道,25日下午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五期工程10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至此,該公司五期擴建工程兩臺國產66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全部投入商業運行,總裝機達到672萬千瓦,成為世界在役最大火力發電廠。
其中,包括8臺60萬千瓦機組、兩臺66萬千瓦機組、兩臺30萬千瓦機組。機組落成后,托克托發電公司在環境保護、確保我國能源安全和促進西部大開發等領域都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內蒙古托克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資料圖)
環境保護
2013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談到環境保護問題時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據央廣網25日報道,作為央企,托克托公司帶頭執行國家、地方各項環保政策,于2014年7月前完成了10臺機組脫硝改造并投運,每年可以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02萬噸,其煙塵最大排放濃度均低于國家標準限值。
不僅如此,又投資6億元對10臺機組進行超低排放,目前已完成1、3、4、5、6、8號6臺機組的超低改造,2、7、11、12號機組計劃2017年完成改造,五期工程9、10號機組投產即實現了超低排放,機組排放已接近燃氣機組的排放值。
2016年,托克托發電公司二氧化硫排放量較2015年減排2143噸、氮氧化物較2015年減排6096噸、煙塵較2015年減排253噸,減排力度還在不斷加大。托克托發電公司堅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企業發展戰略相銜接,不斷投入資金,探索
節能降耗新技術,企業各項能耗指標逐年下降,實現了新常態下電力跨越新路徑。改造后的機組每年可節約標煤3萬余噸。
2016年,公司對兩臺60萬千瓦高效亞臨界機組進行了綜合升級改造,實現單臺機組降低煤耗15克,4號機組成為國內首臺改造后達標機組,達到了同類機組國內領先水平;6號、7號空冷機組實施尖峰凝汽器技術改造,年節約標煤1.5萬噸;對2號、3號、6號爐煙氣余熱利用回收裝置進行改造,其中2號、3號機組改造后,兩臺機組煙氣余熱回收年可節約標煤5200噸,6號機組年可節約標煤8500噸;積極推進
太陽能與火電藕合技術,每年降低廠用電率0.05%,年減排溫室氣體二氧化碳1.48萬噸,實現了“光煤互補”,成為國內首例。
利用煤炭確保能源安全
同時,我國能源資源煤多油少,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對外能源依存度也越來越高。高效、環保利用煤炭資源對于確保我國能源安全有重要意義。
內蒙古托克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資料圖)
根據國家能源局官網消息,從2017年年初的情況看,當前煤炭供需關系的基本面并未發生明顯改變。從供給側看,根據國家統計年鑒資料分析,2006年至2015年,全國煤炭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3.67萬億元,新增煤炭產能31.67億噸/年,在建煤礦產能13.6億噸/年。如果加上原有的煤炭產能,全國煤炭產能規模預計逼近60億噸。從需求端看,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換擋,加之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強化,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步伐加快,煤炭需求增速將繼續放緩。因此,全國煤炭供給總體上仍將大于需求。
據中新網報道,托克托發電公司位于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金三角腹地,與準格爾大型煤田隔黃河相望,每年就地轉化燃煤1700多萬噸,實現了由輸送燃煤向輸送電力的清潔能源轉化。
據央廣網報道,公司年發電量約占北京地區總用電需求的30%,截至2016年底,累計發電量達3390.78億千瓦時,對改善北京地區大氣環境質量、促進首都發展、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發揮了重要作用。托克托發電公司先后完成了北京奧運會,新中國成立60周年,黨的十七大、十八大等重大政治保電活動。
西部大開發
據中新網報道,2000年,亞洲最大火力發電廠——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電廠建成投產,當地工業經濟異軍突起。截至2016年底,托克托發電公司累計上繳稅金148.61億元,對拉動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有力地支持了西部大開發戰略。
2003年,依托大唐托克托大型火力發電廠,開工建設以電力能源區、生物制藥區、金屬冶煉區、化工區和綜合服務區為中心的托克托工業園區,該園區同時被中國國家科技部命名為“火炬計劃呼和浩特生物發酵特色產業基地”。
資料顯示,到2011年,托克托工業園區累計引進項目40多項,建成投產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6家,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0多億元。2014年,園區總產值達361.78億元人民幣。隨著公司和工業園區的發展,托克托縣成為了內蒙古自治區名列前茅的經濟強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