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近日下發《關于在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要大力踐行公共服務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加大PPP模式推廣應用力度,探索開展兩個“強制”試點。在
垃圾處理、污
水處理等公共服務領域,各地新建項目要“強制”應用PPP模式,在其他中央財政給予支持的公共服務領域,要“強制”實施PPP模式識別論證。
《通知》強調,要積極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參與,鼓勵國有控股企業、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按同等標準、同等待遇參與PPP項目,對民營資本設置差別條款和歧視性條款的PPP項目,各級財政部門將不再安排資金和政策支持。
《通知》要求,要扎實做好項目前期論證,切實防止無效投資和重復建設,在能源、交通運輸、市政工程、農業、林業、水利、環境保護、保障性安居工程、醫療衛生、養老、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游等公共服務領域深化PPP改革工作,建立本地區PPP項目開發目錄。
《通知》指出,要防止政府以固定回報承諾、回購安排、明股實債等方式承擔過度支出責任,避免將當期政府購買服務支出代替PPP項目中長期的支出責任,規避PPP相關評價論證程序,加劇地方政府財政債務風險隱患。
此外,《通知》要求,要建立PPP項目合理回報機制。對于使用者付費項目,涉及特許經營權的要依法定程序評估價值,合理折價入股或授予轉讓,切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對于使用者付費完全覆蓋成本和收益的項目,要依據合同將超額收益的政府方分成部分及時足額監繳入國庫,并按照事先約定的價格調整機制,確保實現價格動態調整,切實減輕公眾負擔。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