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家電下鄉第二輪招標工作即將啟動的消息頻傳,很多中小太陽能熱水器企業開始到處打探。在很多人眼里,太陽能熱水器就是一個“草根產業”。他們不了解的是,太陽能熱水器早已從最初敲敲打打的手工作坊,發展到現在的部分自動化流水生產線,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造就了我國太陽能產業的規模化擴張。太陽能熱利用行業20%以上的速度發展,為我國節能減排做出了重要貢獻。
歷經了一波三折、柳暗花明之后,太陽能熱水器最終開始了家電下鄉之旅。令人遺憾的是,很多人士沒有意識到太陽能熱水器下鄉對于從根本上改變我國農村能源結構、實施減碳經濟、落實“生態文明”所具有的戰略意義,而只是從部分大眾媒體了解一些零散新聞來認識這個已經初具規模的行業。
因此,被誤讀的草根太陽能熱利用產業集體面臨著突圍瓶頸,如何才能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關注呢?
產業已登大雅之堂
業界有關人士認為,我們太陽能熱利用行業逐漸被國家所重視,特別是全球呼吁低碳經濟之際,其發揮的作用將越來越大。近期就有很多利好消息頻傳,我們產業應該及時把握機會,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順勢普及推廣,讓太陽能熱利用產品走入尋常百姓家。
財政部近日消息稱,為加快發展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興產業,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建筑領域大規模應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組織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示范工作,根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示范實施方案》,對納入示范的城市,中央財政將予以專項補助。資金補助基準為每個示范城市5000萬元,最高不超過8000萬元。
針對新農村,將以縣為單位,實施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示范推廣,引導農村住宅、農村中小學等公共建筑應用清潔、可再生能源。每個示范縣補助資金總額最高不超過1800萬元。
根據《加快推進農村地區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實施方案》,示范縣今后2年內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應具備一定規模,新增應用面積原則上不低于30萬平方米。對于轄區人口較少、規模較小的縣,可適當降低面積要求。每年每省(自治區、直轄市)申報示范縣原則上不超過4個。
2009年農村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補助標準為:地源熱泵技術應用60元/平方米,一體化太陽能熱利用15元/平方米,以分戶為單位的太陽能浴室、太陽能房等按新增投入的60%予以補助。以后年度補助標準將根據農村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成本等因素予以適當調整。每個示范縣補助資金總額將根據上述補助標準、可再生能源推廣應用面積等審核確定。每個示范縣補助資金總額最高不超過1800萬元。中央財政將上述核定的補助資金一次性撥付到省,由省級財政按規定撥付到示范縣,示范縣負責將補助資金落實到具體項目。
從以上可見我們太陽能熱利用產業開始登上大雅之堂,以前這樣的補貼幾乎沒有。如今,通過我們太陽能熱利用行業企業家20多年的共同努力奮斗,我們產業的地位在逐漸提高。太陽能熱水器納入家電下鄉范圍、可再生能源法修定、國家“十二五”規劃、各地紛紛出臺了太陽能“強裝令”等文件已經明確提出支持太陽能熱利用行業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