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國家發改委向全國人大提交了《關于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草案》)。《草案》顯示,在四種約束性污染物指標中,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減排任務完成,氮氧化物減排不達標;在四種非約束性環境資源指標中,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城市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率達標,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任務未完成。
根據《草案》,國家將在預算內投資145億元,支持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及污水管網工程建設。“同比2011年的43.9億元,增長幅度達230%。”一位環保專家對本報分析,這也說明國家在城鎮污水垃圾處理上的力度很大。
2011年氮氧化物不降反升5.73%
根據《草案》,2011年,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下降2.2%和2%,超額完成計劃目標0.7個和0.5個百分點,氨氮排放量下降1.52,超額完成計劃目標0.02個百分點;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上升了5.73%,任務沒有完成。
“這表明在最后一個季度污染物減排工作推進力度很大,因為要進行年度考核,通常各地在最后一個季度的減排力度都很大,工程減排的力度凸顯。”環保部的一個官員對本報記者表示。
在2011年12月21日舉行的2012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指出,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預計全年下降比例為2%左右,2011年前三季度氨氮排放量僅下降0.9%,氮氧化物排放量甚至上升7.2%。
“對比全年減排數據和第三季度減排數據,不難發現,氨氮的減排幅度最引人注目,第四個季度減排了0.62%,這主要是有兩個原因。”前述環保部官員分析,一方面化學需氧量的減排與氨氮的減排具有一定的協同效應,前者減排多了,也會帶動后者的減排,另一方面,很多地方關了不少大型的合成氨廠,而合成氨是氨氮的主要排放源之一。
在氨氮之外,氮氧化物不降反升也令人擔憂。“從去年的數據來看,氮氧化物不降反升。”前述環保部官員指出,主要原因是氮氧化物其減排難度比較大。
一位地方環保廳官員對本報指出,氮氧化物的一個重要排放源是汽車尾氣,而汽車保有量還在持續增長,對如何控制機動車保有量的過快增長,目前國家并沒有特別有效的手段。
氮氧化物的減排難度也為官方數據所佐證。根據環保部2011年10月份發布的公報,去年上半年,全國只有北京氮氧化物排放實現同比下降,降了3.18%。“北京氮氧化物的下降主要是得力于奧運會前實施的一系列非常規措施,這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前述地方官員對本報分析。
“同時,氮氧化物減排不力也與脫硝電價補貼出臺比較遲有關,2011年11月底出臺的脫硝電價補貼對氮氧化物的減
排刺激作用很大。”前述地方環保廳官員指出, 這一點從第四季度氮氧化物的排放量相較第三季度有所下降也可以得到印證。
根據《草案》,氮氧化物2012年的減排目標為零增長。“減排壓力依然很大,但預計脫硝電價對未來的氮氧化物減排會推動很大。”前述環保部官員指出,有了電價補貼,電廠上脫硝設施的積極性就很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