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來,得益于“股神”巴菲特的青睞,消沉了許久的A股太陽能板塊發起了一輪反彈。Wind資訊太陽能發電指數自12月16日開盤時的792.42點上揚至19日收盤時的836.3點,短短兩個交易日,漲幅已達5.5%。
但“巴菲特一月內兩度出手投資太陽能發電領域”的消息照耀A股太陽能板塊的時間實在短暫。截止12月20日收盤,Wind資訊太陽能發電指數再度下跌,至830.87點。但截至12月23日太陽能發電指數再次下跌,目前為804.21點。
臨近歲末,A股太陽能板塊喪失了最后一根看似可以救命的稻草,市場內外幾乎都對今年,甚至未來幾年的太陽能行情表示悲觀。
不過,近期關于“十二五”的消息不斷,特別是國家將著力支持分布式太陽能的發展方向,對于中國太陽能企業而言,可謂正中下懷。
恰逢“十二五”開局之年,受制于“外需”的中國太陽能行業仍可從“內需”中看到希望。或許只有“十二五”才能夠成為A股太陽能板塊真正的“救命稻草”。
“十二五”目標再上調
著力發展分布式太陽能
國家能源局公布最新的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規劃目標,其中,至2015年,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1500萬千瓦。這相較此前,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所透露,“到2015年,國內的太陽能發電的裝機容量目標為1000萬千瓦”提高了50%。至此,坊間流傳已久的“太陽能‘十二五’發展目標將再度上調”消息得到了最權威的證實。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表示,完全實現規劃中提出的目標,在2015年實現非化石能源開發總量達到4.8億噸標準煤確實存在不小的難度。首先是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發電成本較高的問題依然存在,隨著發電規模的擴大,政府的補貼數額也將越來越大,最終將會不堪重負。此外,更為關鍵的是,電網建設滯后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一旦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大幅擴大,必然導致電網難以負擔。
事實上,“并網”難題一直以來就是業界對“‘十二五’發展目標上調”持懷疑態度的主要理由。
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部計劃處處長劉長義曾表示,此前國家電網公司規劃的是在“十二五”期間,電網可承受800萬千瓦的太陽能發電接入量,如果裝機裝量目標提高到1500萬千瓦,電網對太陽能發電的承受能力也可能會相應地提高到1200萬-1300萬千瓦。
“目標最終還是上調了,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節能減排的迫切和在發展太陽能產業上所下的決心。但目標不是‘拍腦袋’得出的,為應對并網難,管理層會有相應的舉措,例如此次著力發展分布式太陽能就是一個及繞開了并網難,又充分發揮光伏優勢好辦法。”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企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