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部分國家年中將下調光伏電價補貼料引發新一輪搶裝潮,一些組件商開始補充庫存靜候需求爆發,產業鏈價格亦獲推升。不過,受產能釋放和供求等因素影響,預計此輪熱賣結束后,光伏產業上下游將面臨不同局面。
分析人士稱,上游原料多晶硅供需仍顯緊張,在產能釋放緩慢的情況下,其價格料仍受到支撐;而今年以來太陽能電池組件產能大舉擴張,全年看供大于求,年內仍將重新面臨降價壓力,上游硅料商今年的好日子要比下游組件商更長。
瑞銀證券駐香港分析師楊路表示,今年國際光伏市場整體料保持健康增長,上游方面多晶硅的合約價格可能保持穩定,其生產成本也在下調,毛利率應有保證,“不過組件價格在下半年有壓力,下游企業的毛利率也會有一些壓力。”
進入3月后,從上游多晶硅到下游組件現貨價格全線上漲,全球光伏行業調查機構PVinsights.com周三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現貨多晶硅報價已升至每千克78美元,較上周大幅上漲8.33%;
目前的硅料市場仍以合約供應為主,多晶硅產量多用于履行合約,同時市場也存在一些囤貨炒作現象,這也是造成多晶硅現貨供應趨緊漲價的原因之一。
而受累于供過于求壓力,下游組件價格漲幅遠不及上游硅料。同期相比,中游硅片價格漲幅在3%上下,下游電池組件環比漲幅不足1%。料組件價格在獲此輪搶裝大潮小幅推升后,后期仍將重新面臨降價壓力。
據行業觀察機構Solarbuzz預計,2011年全球光伏電池組件出貨量將達到23.8GW,需求量料為20.4GW。由于供過于求,組件出廠價可能將面臨高至17%的跌幅。
中國已是全球光伏電池和組件生產大國,占據全球光伏市場半壁江山,其中逾10家大廠在美國上市。中國的尚德電力、晶澳、英利及常州天合與美國First Solar去年出貨量均超過1GW。
搶裝大潮或重現
歐洲是目前最為成熟的光伏發電市場,其中又以德國市場份額最大。繼去年德國和意大利下調光伏發電補貼引發搶裝大潮之后,今年這兩個國家計劃繼續下調補貼。
從現有方案來看,意大利將在2011年每四個月下調一次補貼,削減幅度將在5%-27%之間;而全球最大光伏市場--德國將視3-5月安裝量年化水平,于7月和9月對不同類型項目削減補貼,最大減幅達15%。
為享受相對更高的安裝補貼和項目回報,終端用戶和項目投資者自然愿意抓緊時間購買安裝光伏組件。中金公司分析師陳華就在報告中稱,“在補貼下降前,當地投資者的邏輯是等待價格下跌到項目內部回報率可接受程度即進行迅速搶裝,以趕在補貼下調之前并網。”
莫尼塔投資(CEBM)研究報告認為,德國市場上網電價下調前的搶裝現象將主要在6月爆發,3-5月安裝量大幅增長可能性不大,期間年化裝機規模可能在5-7GW區間,按其方案,該區間對應的中期電價下調幅度在6-12%。由于其電價下調議案本質上是將2012年的部分下調提前,這也會令需求提前釋放。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