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這是一篇地方記者在對基層進行深入采訪后撰寫的報道。因為可以理解的原因,報道中沒有指出具體地方,也沒有寫出真實人名,但文中所反映的事實是客觀真實的,由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地方都可以“對號入座”。
招商引資工作究竟應該由誰來承擔?讓對企業負有環境監管職責的執法部門承擔這項任務是否合適?對部門和干部進行考核的依據又是什么?借用文中某環保局長的話來說:“長此下去,環保工作真沒法干了。”
前不久,去采訪一位地級市環保局局長,一見面,那位局長便迫不及待地說:“你們記者聯系面寬,人脈廣,請幫我們聯系一些招商引資項目,以便完成市里下達給我們局的任務。”說這番話時,局長是一臉的無奈。
后經記者調查,近些年來,許多地方的環保部門都壓著沉重的招商引資任務,他們不得不耗費很大精力四處奔波跑項目、拉資金,以致環境監管主業受到很大沖擊。有位環保局長說:“現在環保工作任務繁重,我們連本職工作都忙不過來,上面還要求我們去做別的工作。長此下去,環保工作真沒法干了。”
完不成任務做檢查
“只要環保部門認真履行職責,做好環境監管工作,即使完不成招商引資任務,也不應該受到責備吧?”聽了記者這番話,一些環保局長表示,現在有的地方對環保工作要求很低,只要別弄出飲用水源污染等嚴重事故即可,但完不成招商引資任務或接收不好招商項目則是萬萬不行的。
一位環保局長介紹說,他們那里每逢年終歲尾,市里幾大班子都要召開聯席會議專門聽取招商引資工作匯報,完不成任務的部門要在大會上做檢查,而市環保局就被列為做檢查的部門之一。
這位環保局長在檢查中坦言,環保部門人手不足,既要下基層,又要負責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審批,還要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因此,環保局未能完成上級布置的招商引資任務。最后,這位局長在會上表示,沒完成任務的責任完全由他本人承擔,如果組織上認為他不稱職,可以免去他的局長職務。孰料,這位局長的話音剛落,會場上竟然響起了一片掌聲。熱烈的掌聲表達出與會者對每個部門都被“逼”上招商引資戰場的不滿。
還有,某縣一位政府領導在招商引資調度會上很直白地說,要是哪個部門完不成招商任務,雖然我不能直接免了你這個部門領導人的職務,但我能讓你徒有虛職,一點兒地位都沒有。
建議另選址,局長下了課
在招商項目落地時,環保部門若照章辦事對建設項目嚴格要求,將會面臨怎樣的后果呢?
一名縣級環保局局長對記者說:“上級領導和其他部門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弄來的項目,即便不符合環保準入要求、存在環境污染隱患,我們也只能降低準入門檻放行,否則就得承擔干擾招商引資工作的罪名,‘吃不了得兜著走’。”
也有敢頂的。某市一位負責干部管理的領導從外地引進一個建設項目,并且自行給這個項目選定建設地址。當地環保部門經過評估,認為此項目應另外選址。當市環保局局長向引進此項目的領導提出重新選址建議時,這位領導聽了“逆耳”之言,極為不悅,將“你還想不想干了”這句話拋給了環保局長。
最終,這位在前一年9月剛被授予全省環保系統先進工作者并享受市級勞模待遇、敢于伸張正義的環保局長,翌年元旦剛過就被調出了環保局。
有些地方給環保等部門下達剛性招商引資任務,考核手段也頗為嚴格,那么取得的成效是否很可觀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