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多晶硅行業近期被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的陰影所籠罩,但在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紐交所上市代碼:LDK)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彭小峰看來,國內技術先進的多晶硅企業非常稀少,未來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2005年,30歲的彭小峰創辦賽維LDK。憑借技術創新和成本優勢,賽維LDK迅猛發展,2008年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太陽能硅片供應商。彭小峰的個人財富也隨之飆漲,2007年他以400億元的身價躍居中國新能源首富。
目前阻礙光伏產業大規模發展的障礙仍是成本偏高,很難與火電、水電等常規能源同網同價。彭小峰認為,隨著技術進步和規模擴大,光伏產業的成本下降空間巨大。未來5到10年,國內光伏發電的成本降到現有水平的一半完全可能,屆時將具備與傳統能源直接競爭的能力。
8月28日,在參加敦煌10兆瓦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項目奠基儀式后,彭小峰接受了經濟觀察網的專訪。他控制的家族企業江蘇百世德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是敦煌項目中標聯合體的一員。
訪談:
經濟觀察網:8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多晶硅等新興行業存在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的傾向。您對多晶硅行業的產能現狀怎么看?
彭小峰:從兩三年前開始,我就一直在講,光伏行業是一個技術先進、有一定門檻的行業。我國的多晶硅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我們的技術進步才剛開始,現在談過熱,要分兩個層次來看。
一方面,國家出臺警示性的信息,主要是針對低技術水平、工藝落后、產能較小,甚至環保問題都沒有解決的多晶硅企業。
對于行業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國家發布警示信息是非常及時的,行業有必要提高準入門檻。而對于行業龍頭企業來講,能更加專注于提高技術水平,與國際接軌,甚至領先于國際水平。(政府的調控)為龍頭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產業的發展會越來越健康。
另一方面,技術慢慢與國際接軌,甚至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多晶硅企業,在我國還非常稀少。這類企業在我國的技術投入、產業發展上,還處于起步階段。
從世界范圍來講,光伏產業才剛剛開始。未來的5年、10年,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降低,這個行業的發展會更快。
經濟觀察網:您認為國內的多晶硅行業是否進入了洗牌階段?
彭小峰:由于行業才剛剛起步,市場太大了,目前談洗牌、整合還有些為時尚早。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投資商因為沖動進入這個行業,他們不清楚技術在哪里,市場在哪里,資金在哪里,這樣的項目可能剛剛投產就要關閉。但這些企業的倒閉和洗牌沒有關系。
經濟觀察網:與常規能源相比,目前光伏發電的成本仍然偏高,其中光伏設備在成本中占據了很大比重。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應通過哪些方式實現?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