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河西走廊一路西行,進入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境內,公路兩側,巨大的白色風車林突然躍入眼簾。在戈壁亙古吹拂的勁風中,長達40米的葉片轉動不停。不遠處,巨大的輸電線塔一路延伸向遠方。
酒泉,全國第一家正式獲批的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按照規劃,2020年酒泉市風電裝機規模將達到2000萬千瓦。而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為2250萬千瓦。屆時,酒泉風電的裝機容量將接近三峽電站,成為名副其實的“陸上三峽”。
年有效風速超6300小時
酒泉面積19.4萬平方公里,幾乎有兩個江蘇省大。境內戈壁連綿,資源匱乏,唯一不缺乏的就是常年的風沙,“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是這里的真實寫照。
1996年,玉門潔源風電場豎起了4臺來自丹麥的大風車。經過13年的發展,酒泉已建成風電裝機容量76萬千瓦。按照建設規劃,到2015年酒泉建成風電裝機1271萬千瓦,項目總投資將達1200多億元。
風,從更遠的地方吹進河西走廊,年平均風速每秒5.7米以上,年有效風速超過6300小時,滿負荷發電小時數達2300小時。瓜州縣中電國際風電場總經理徐廣生解釋風機的工作原理:“風帶動葉片轉動,再帶動電機發電,然后通過地下電纜直接送到變電站升壓上網。風機建成后可連續發電20年,除了維護成本,幾乎不再需要任何資源性投入,對生態環境幾乎無影響。”
大企業紛至沓來圈地掘金
夏季的玉門,驕陽似火,新市區卻到處綠樹成蔭。距市區不遠的低窩鋪風電場,巨大的風車“森林”正迎風起舞。值班長王健說:“甘肅省第一座示范性風電場就建在這里。現已建成裝機容量21萬千瓦。如全部投入運行,年可發電約3.52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2.06億元。”
玉門地處河西走廊西端,被稱為風口,常年大風被人們當作自然環境嚴酷的佐證;現在,風成了能源開發的主角。玉門可開發利用風能資源在2000萬千瓦以上,在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規劃中,拿下了251萬千瓦的份額。
中國節能風力發電投資有限公司昌馬20萬千瓦特許權項目現場,全部134臺風機已完成基礎建設,68臺風機吊裝完畢。今年,玉門又有5個總裝機容量80萬千瓦的風電場項目開工建設,大唐、華能、中海油、中電國際等企業,紛紛趕赴這片資源土地,圈地掘金。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