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中國深圳,一場小級別的資本狂歡拉開了大幕。
2月20日上午9點半,國內最大的速凍米面食品企業鄭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三全食品”,002126.SZ)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開盤價52.80元,較發行價21.59元上漲了144.55%.期間三全食品股價曾上漲至56元,最終收盤于54.37元,較發行價上漲了151.83%,在資本市場上跳出了漂亮舞步。
似乎是巧合,這家最初以生產速凍湯圓起家的企業,選擇在了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的前一天登陸資本市場并表現扎眼,并與時下正在熱銷的湯圓交相呼應。
與資本“接吻”所帶來的財富效應隨即體現。按照2月20日這一天的收盤價,一手創建“三全食品”的董事長陳澤民及其家族所控制的股份,價值接近40億元。
這似乎不是終點。按照三全食品的招股說明書,在首次公開發行(IPO)所募集的近5億元資金將用于公司產能的擴張,在打通了通向資本市場的天路之后,陳澤民和他的家族控制的現代化企業,似乎有更大的圖謀。
白手起家
這是一個典型的白手起家的資本故事。
讓時光倒流到近20年前,誰也不會想到,一家只是生產速凍湯圓的食品廠,能成為今天速凍食品產業的參天大樹。
重慶人陳澤民并沒有發跡在他的家鄉,而是在中原文化發源地之一的河南鄭州崛起。在短短不到20年時間里,陳澤民把三全食品做到了行業領頭羊。
據公開報道顯示,19年前的1989年,陳澤民還是鄭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副院長,但一直抱有創業想法的他也不甘寂寞。
是年,陳澤民和其愛人一起借15000元辦起了“三全冷飲部”。專門經營軟質冰淇淋,生意很好。第二年,他們的冷飲部就利用自制土設備做起了鄭州市第一家制作、批發雪花牌夾心冰淇淋的獨門行當,生意更加火爆。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澤民去北方城市哈爾濱出差,見當地人在冬天把吃不完的餃子放在外面凍著保鮮,于是,他想到了湯圓也能采用這種手法操作。在回來之后,他就展開了研究并最終獲得了成功。
1990年10月,陳澤民研制的中國第一批速凍湯圓開始批量生產并投放鄭州市場,并在第一時間申請了速凍湯圓的生產方法發明專利和外形包裝實用新型專利。
按照招股書披露的公司歷程,三全食品成立于1993年,當初為合伙制性質。1998年1月,陳澤民、賈嶺達、陳南、陳希、賈勇達等5人申請以鄭州市三全食品廠改制為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4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