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從太原市經委獲悉,山西龍鎂和太原恒瑞鎂自主創新的“鎂冶煉新工藝裝備”,日前通過了中科院院士過增元為首的專家組評審。標志著金屬鎂冶煉環境污染這一世界性難題,終于被太原企業所攻克。鎂冶煉項目的全套設備及零件將全部實現國產化。
金屬鎂冶煉屬于高污染、高耗能行業。解決金屬鎂冶煉過程中的高污染、高排放是一道世界性難題,也是制約金屬鎂行業發展的“瓶頸”。為改變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的原鎂粗放生產方式,太原市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山西龍鎂、太原恒瑞鎂研制成功了金屬鎂冶煉新工藝設備清潔生產系統。
評審專家組認為,山西龍鎂研制的金屬鎂冶煉“"裝備系統”,符合國家提高資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不僅具有顯著的節能效果,還能提高單罐產量。對于太原恒瑞鎂公司研制的“"大容量鎂及鎂合金鹽浴精煉系統的研發與應用”項目,專家組認為,減少了熱量損耗,可減少電能消耗30%左右,有效地減少了煙氣排放;實現了鎂精煉的大容量與連續化,改善了鎂及鎂合金的質量,提高產品回收率。對這兩個項目,專家組均建議應大力推廣應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