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9日,李克強總理會見了參加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企業家代表,并就中國反壟斷、微刺激改革和污染治理等問題進行了回答。其中總理有兩處關于環保的表述,總理強調,對中國來說,最突出問題是水、大氣和土壤污染……關鍵是要淘汰落后產業,發展新興節能環保產業,爭取讓新興節能環保產業能夠跑過淘汰落后產業的速度,華泰證券認為,以上表述堪稱2014年年初至今,政府最高領導層關于環保行業的“最強音”。
關注政策預期把握環保子行業機會
環保行業屬于新興產業,嚴格的講,它不是一個行業,應該是一個產業,細分子領域眾多,包括固廢處理、水處理、煙氣處理、土壤修復、環境檢測等,我們認為環保各個細分子領域處于行業生命周期不同的階段,發展的高峰接踵而至,精彩不斷。

起步階段看重先發優勢。環保產業中,土壤污染治理行業、環境規劃與咨詢業等仍處于起步階段,隨著政策利好陸續推出,廣闊的市場空間正逐步形成。我們認為對于此類板塊,應選擇政策扶持力度最大、市場正加速啟動的子行業,如重金屬污染、工業固廢處理等;對于板塊內公司,看重其先發優勢和天然壟斷優勢。
高速發展階段看重業務開拓能力。環保產業另一些子板塊則正處于高速成長階段,其蘊含超過千億市場空間即將逐步展現,如脫硝、固廢處理等,對于此類板塊,行業層面我們更看重其增長確定性;板塊內的公司,我們看重其新簽訂單增速等指標。
成熟階段更看重經營模式優勢。特別是一大批環境治理設施(如脫硫、除塵、污水處理等)的建成投運,工程減排空間逐步縮小。環保產業的增長將不再單純依賴工程建設和設備制造,保證治污設施安全持續運營并達標穩定,成為環保產業后期發展的另一個驅動力。我們看重行業內擁有最佳經營模式(如快速介入特許經營模式)的公司,并推薦具備成長成為全國性環保企業潛質的公司。
關注超預期成長的子行業。展望2014年、甚至更遠時期環保行業的發展,應根據政策面變化以及各個子行業的生命周期來把握機會。關注引導行業發展的政策預期變化、環境事件的沖擊、行業內技術水平的提升等核心因素;同時細化各個子行業分類,關注單個子行業的超預期發展對行業內公司成長預期的改變。
表格:各領域超預期子行業分析及催化劑

“水十條”重視程度需要提升
鑒于總理在講話中首次將水臵于大氣之前,我們認為,對于“水十條”這一 2014年環保板塊很可能是唯一的重量級政策的重視程度必 須進一步提升。我們判斷“水十條”將針對節水、市政、農村三管齊下。在“十二五”規劃存量基礎上,農業節水、再生水回用、農村污水等至少新增3500億元需求,為現有規模的2-3倍。
另外近期發改委下發《關于調整排污費征收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提出調整排污費征收標準。2015年6月底前,將廢氣中的排污費征收標準調整至不低于每污染當量1.2元,污水中每污染當量不低于1.4元。同時提出加強污染物在線監測,提高排污費收繳率;實行差別收費政策,建立約束激勵機制;加強環境執法檢查,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等配套措施。
我們認為此次排污費上調是前期《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等政策的落實細則。如我們在2014年中期策略報告《事情正在發生變化》中提到,政府環保治理思路正在由盲目投資轉向為加強監管,這可以從根本改變我國環保污染的問題。而此次排污費征收標準上調等有關問題也正是監管角度規范企業環境污染問題。排污費征收標準提升即可以緩解政府環保類投資的支出壓力,又可以加大污染企業的排污成本。
現階段我國實行的排污費收費標準為2003年由國家計委發布的《排污費征收標準管理辦法》。相比2003年的管理辦法,在數額上有所翻倍(2003年污水排污費為每當量0.7元;廢棄為每污染當量0.6元。)而在征收項目上,加收污水中的重金屬排放物。同時提出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在調整主要污染物排污費征收標準的同時,適當調整其他污染物排污費征收標準。鼓勵污染重點防治區域及經濟發達地區,按高于上述標準調整排污費征收標準,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促進治污減排和環境保護。在執行細則上,此次《通知》對不同情況企業提出多種核算方式,其中包括擴大自動監控數據核定排污費的應用范圍,提出2014年底,2015年底和2016年底三個重要時間點,以實現所有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按自動監控數據核定排污費。
跟隨水務政策動向,綜合考慮業務結構與業績彈性,“水污染治理”受益組合包括碧水源、興蓉投資、洪城水業、瀚藍環境、首創股份,以及已簽訂山東、黑龍江鄉鎮供排水項目合作協議的國中水務等。
第三方環境治理將成工業環保主流
我們認為,在第三方治理模式下,環境治理設施的運營權、所有權轉移到專業的第三方環境服務商手中,與傳統的工業企業“誰污染、誰治理”相比,具有專業化、規模化等優勢,有利于提高治理效率,降低全社會環保成本。環境治理設施向少數第三方集中,與分散在各工業企業名下相比,也更易為政府部門監管。此外,第三方治理還有利于環保企業由簡單的裝備制造和工程總包向運營服務發展,開拓新的市場空間,有助于環保企業做大做強和整個環保市場的長期發展。
據第三方環境治理空間巨大,制度優化將充分釋放市場潛力據統計,我國目前工業治污設施社會化運營比例僅5%左右,與市政污水社會化運營比例50%相比,還有很大增長空間。本次遞交國務院的報告中已提到第三方治理模式的五大障礙,其中排污責任轉移、稅收、融資等制度障礙均有望通過制度優化逐漸得到解決,報告中亦提到成立國家環保基金,為資金需求較大的第三方環境服務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未來市場增長潛力將有望得到充分釋放。
工業企業注重性價比,管理、技術水平決定未來市場格局隨著未來扶持政策的出臺,如脫硫脫硝電價中的雙重征稅、工業項目質押融資難等制度障礙有望得到解決,將很大程度上改善環保企業的稅負和融資困難。由于面對工業客戶,托管項目的運行穩定性和成本管控將至關重要,項目管理水平和技術先進性將成為未來第三方環境治理企業間的競爭重點。
受對于采用BOT、PPP 等模式運營工業治污設施的相關企業,建議關注我們強烈推薦的國電清新、億利能源,以及相關企業桑德環境、碧水源、萬邦達等:1)國電清新脫硫脫硝運營規模位居全國前三,且公司已在資源綜合利用、再生水、集中供熱等多個領域開展第三方服務,主題相關性高、業績彈性大;2)億利能源采用高效清潔煤粉爐為園區企業提供集中供熱,替代燃煤小鍋爐,其大股東億利集團擁有豐富工業園區建設和運行經驗,獲取訂單能力強。
政策導向助推 火電進入高景氣周期
“煤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技術;廣州、浙江、山西陸續發布相關政策明確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及具體時間點,并超低排放機組給予電量獎勵。近期發改委印發《關于調整排污費征收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排污費大幅上調將通過經濟杠桿推動燃煤機組進一步削減污染物排放。
此外,基于資源稟賦、拓寬煤電應用前景,神華以及五大電力集團推廣超低排放積極性亦較高。綜合以上因素,政策趨嚴、標準收緊、經濟杠桿、企業積極性提高等因素將共同推動火電超低排放。隨著地方政策陸續出臺,火電超低排放有望推廣。
改造深化將促市場空間提升,景氣周期有望延長。超低排放改造過程中,加裝濕式除塵或成為必要技術手段,增量市場空間亦最為顯著,預計2014~2017年火電除塵設施新建、加裝濕式除塵、傳統除塵改造投資分別為144256、213億元(合計613億元),有望助力除塵訂單景氣周期持續至2016年。
火電脫硫設施需視煤質要求進行重新建設或增加一層噴淋塔改造,預計2014~2017年火電脫硫合計市場空間約605億元。脫硝設施一般無需改造,但脫硝催化劑用量由原來2層增加至4層,預計未來 催化劑每年更換需求約30萬m(3超低排放前約20萬m3),合計78億元。我們認為除塵行業最為受益,關注催化劑及脫硫工程。
除塵行業競爭格局清晰,龍凈環保、菲達環保在電除塵、電袋復合等領域占據50%以上份額。就濕式除塵而言,考慮到技術含量高、工程經驗積累等,已有投運項目、占據領先優勢的龍凈環保、菲達環保將充分受益超低排放推廣,整體市場占有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隨著大氣污染治理深化, 浙江、山西等省火電超低排放政策或在重點區域推廣,加之排污費大幅提 高,增量改造需求有望推動行業景氣周期延長至2016~2017 年。此外, 由能源局會同發改委編制的《清潔煤炭發展利用行動計劃》也有望出臺, 燃煤機組超低排放趨勢或進一步明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