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危機日益加劇的今天,以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進入2009年之后國家的一系列光伏政策相繼發布,在此鼓勵下一些傳統企業開始紛紛進入太陽能發電領域。這其中,不但一些傳統的發電企業開始進行投資,像浙江正泰這樣的電氣設備生產廠商也開始涉足太用能發電領域。
以太陽能光伏產業上游的多晶硅產業為例,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多晶硅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在建項目多晶硅項目總數逾20個,總投資額逾700億。在2009年4月多晶硅現貨價格已跌至80美元/公斤的情況下,仍有很多大型項目陸續開工。
面對目前光伏產業面臨的過熱態勢,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施正榮表示,其他行業和企業進入太陽能發電領域不能盲目投入,首先,這個行業是存在技術門檻的,需要高科技的研發;其次,一些不具備資金和研發實力的企業進入容易給現有的行業標準造成破壞,使行業陷入價格戰和產品質量低劣境地。另外,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專長,像電力公司擅長的是電力運轉,而不是制造。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首席研究員姜謙認為,要解決我國光伏產業目前面臨的過熱態勢,除了企業進入要慎重之外,還有一點也相當關鍵,那就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鼓勵和引導要恰當。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產品制造基地,因此國內光伏產業目前最重要的課題,并不在于繼續吸引更多的企業進入,持續擴充產能,搶占市場份額。地方政府的政策重點應放在鼓勵企業加大技術研發層面的投入,進而突破國際巨頭的技術壟斷。只有這樣才能使國內企業日后在世界市場上擁有話語權。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