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治理任重道遠,引入民間資本是大勢所趨。《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74個重點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比例僅為4.1%,僅海口、舟山和拉薩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土壤持續惡化,耕地環境質量堪憂。從總體看,全國環境質量狀況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環保“市朝”明確成為發展趨勢。《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核心就是以市朝的手段解決環保問題。市朝將成為民間資本進入環保行業的橋梁。從今年開始,環境監管將愈發嚴格,配合已經出臺或即將出臺的各類環保政策,以及不斷完善的法律法規,對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工作將形成有力的支持。
1、政策變化:未來排放標準的提高將成為常態,帶來環保設施的改造需求。同時,公用事業服務價格調整預期強烈,或對細分行業發展形成有利支持。
2、并購重組:打造綜合性環保平臺并購重組為公司做大做強提供了一種“快捷”的方式。同時,考慮到公用事業通常具有濃重的地方保護色彩,跨區域的業務擴張通常難度較大,并購重組也是公司實現市場拓展的有效途徑。并購重組可實現公司產業鏈的延伸,為打造綜合性環保服務平臺提供可能。
2013年,市場上設計環保相關業務的并購重組案例數量超過80例,比2012年大幅增加。具有資金和資源優勢的企業可以通過并購迅速擴大規模,實現業務領域或地域上的擴張;而被收購企業可以在IPO困難的情況下,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并提前兌現部分收益。進入2014年,環保產業的并購重組持續活躍。當前環保板塊整體估值水平處于低位,并購重組行為將成為支撐估值反彈的重要因素。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