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昨天在京發布了《中國環保產業和聯合國環境貨物與服務部門統計框架比較研究》報告,檢驗了中國環保產業采用歐盟《環保貨物和服務統計框架》(EGSS)標準,及跟蹤最新的數據和趨勢的可行性,協助中國政府制定綠色發展戰略,并識別潛在的綠色經濟機會。
《中國環保產業和聯合國環境貨物與服務部門統計框架比較研究》總結和分析了,歐洲聯盟統計署的環境產品與服務行業(EGSS)統計框架的基本情況與實施經驗,系統梳理了中國環境貨物與服務的統計現狀,比較分析了中國常規的統計口徑、環保產業專項調查與EGSS統計框架的區別與聯系,并在武漢市開展了試點研究。在此基礎上,報告系統探討了將EGSS統計框架引入中國的可行性,提出了中國建立完善的、與國際接軌的環保產業統計體系的相關建議。
節能環保產業年均產值增長達15% 遠超GDP增速

UNEP駐華代表張世鋼認為,環保產業是政府促進綠色發展的重要行業之一,不僅僅因為它可以給環境治理和保護帶來積極改善,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給社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創造高質量就業和貿易額的增長。近年來,環保產業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視,比如去年國務院頒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此前節能環保產業還被中國政府列為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之一。該行業今年來也取得了迅猛的發展,行業年均產值增長已經達到15%左右,遠超過GDP增速。
“但是中國的環保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目前中國的環保產業統計體系尚在建立之中。成熟的環保產業統計體系可以量化行業發展的情況、質量以及其對綠色發展的總體影響,從而為綠色發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堅實的統計基礎,并且推進環境管理體制改革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他表示。
聯合國環保貨物和服務統計框架走進中國
在EGSS框架下,環保產業包括所有環境保護和資源相關領域 —— 從空氣過濾設備制造和廢品管理,到可再生能源技術和回收。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國土規劃研究室主任張慶杰認為,中國目前對環保產業的內涵和外延沒有明確界定,許多和環保領域有關的詞匯例如可持續發展、綠色、低碳、節能減排等由于沒有明確的定義,往往被濫用,急需厘清。這份報告所做的基礎性研究,有助于中國將環保有關領域的定義和統計與國際接軌。
EGSS統計框架已經在許多發達國家特別是歐盟范圍內得到實施, 歐盟統計署已在歐盟地區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數據收集活動,尚未有發展中國家采用該框架開展大規模的統計活動,這是首次研究探索如何在新興經濟體國家實施該框架。
“這項研究表明了中國在推動綠色經濟和生態文明上的領導力及決心,在關注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注重人與自然。”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高級經濟學家以及本研究的負責人盛馥來說,“這項研究的目的是支持中國政府最近在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立法,并幫助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改革和識別綠色投資機會。”
“成熟的環保產業統計框架可以衡量該行業的增長并且同時促進中國整體綠色經濟的發展,”他補充道。
報告認為,中國的環保產業調查可以作為EGSS統計框架引入中國的切入點,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通過調查,報告發現目前通過2011年產業調查中的產品分類與EGSS分類對應,可核算出一部分數據。對于環保產業調查無法核算完整的EGSS統計框架中的產品與服務,需補充完善現有的產品目錄,擴大調查范圍。報告強調統計范圍仍需擴大,同時存在部分技術難點亟需突破,且缺乏長遠的制度保障。
由于目前公開出版的統計數據僅能粗略核算一小部分EGSS統計框架中所需的數據,且數據較為粗略并缺乏連續性,通過目前公開的統計年鑒中的數據與EGSS統計框架對應存在較大難度。國家統計局核算司官員邱瓊從統計工作的實際說明了完全對照EGSS框架操作存在的困難。“中國目前主要以企事業單位的主要經濟活動界定所屬的行業和分類,很少考慮單位下屬公司和分支機構生產的不同領域產品。而EGSS要求細化到產業活動單位這樣具體的單元,”她說。
報告建議,未來有可能的途徑是將EGSS統計框架與國家有可能開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統計制度結合,建立更為完善的環保產業統計制度。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