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細化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家能源局近日與北京、天津、河北及中石油、中石化集團公司分別簽訂《“煤改氣”用氣保供協議》,在確保民生用氣的前提下推動“煤改氣”工程量氣而行、有序實施。京津冀全面實現“煤改氣”工程,預計將創造上千億元的投資需求。
煤改氣保供協議指出,中石油、中石化集團公司要積極落實氣源,嚴格執行天然氣購銷合同,保障天然氣供應。《協議》執行過程中,國家能源局將對協議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確保《協議》約定“煤改氣”供氣量的履行和使用不被挪用。數據顯示,在民用和煤改氣的新增需求下,我國天然氣供需缺口逐漸放大,2013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1676億立方米,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首次突破30%,達到31.6%。若完全滿足用氣需求,2013全年供需缺口上升至220億立方米,預計2014年季節性用氣矛盾將更加突出。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潘愛華6月5日在2014中國國際煤化工展覽會暨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論壇上也表示,我國現代煤化工技術日趨成熟,但煤化工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一是煤、水資源消耗大,二氧化碳排放多;二是投資強度大,風險較高;三是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呈過熱趨勢,必須加強規劃、政策的制定和引導,促進現代煤化工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出于能源安全的考慮,加大國內非常規油氣開發成為政策扶持重點。目前針對油氣全產業鏈改革已開展,作為儲量領先的新疆,又正逢援疆政策進入密集落地期,油氣勘探開發和改革將領先其它地區,并推動當地民營油服設備市場需求。值得注意的是,6月3日中石油董事長召開黨組擴大會議,研究部署新疆油氣發展工作,深化擴大與新疆在上中下游領域的全面合作。6月底國資委將召集中石油、中石化在新疆召開絲綢之路能源領域發展座談會,屆時兩桶油關于新疆啟動試點的改革方案將得到國資委確認。
資料顯示,新疆地區頁巖氣地質資源量約16.01萬億立方米,位居全國第二,占全國頁巖氣資源量的11.91%。近年來新疆能源消費中天然氣的增幅較大,但從能源消費主體結構看,煤炭仍是新疆能源消費的主體。頁巖氣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化石能源,加快頁巖氣商業開發進程,可以有效緩解能源需求壓力,優化能源結構。
機構預計,新疆作為油氣改革的領頭羊,在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開發方面,將獲得更大的政策寬松度。民營油服企業可以通過混合所有制模式,全產業鏈參與油氣開發,分享千億級市場規模。
隨著“煤改氣”進程的推進,燃氣電廠、居民采暖的天然氣管道改造等板塊將獲得機遇,相關天然氣供應商、燃氣輪機和余熱鍋爐設備制造商也有望受益。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