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網站消息,2014年中央財政安排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100億元。為推動地方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加快工作進度,早日實現“藍天白云”夢想,報經國務院領導批準,財政部于5月16日下撥專項資金80億元,支持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其中京津冀是重點。余下20億元將于下半年擇機下撥,主要用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
國家花大力氣治理大氣污染,從目前推出的一系列舉措來看,可謂是快馬加鞭。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大氣污染防治產業的相關上市公司,尤其是脫硫脫硝領域上市公司或將實質受益。
國務院:三大措施治理大氣污染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審議通過《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
會議認為,自去年9月國務院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定目標、建機制、強監管,在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上邁出了新的步伐,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同。但大氣污染是長期積累形成的,必須充分認識防治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堅持不懈付出努力。要立足國情、科學治理、分類指導,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以PM2.5和PM10治理為突破口,抓住能源結構、尾氣排放和揚塵等關鍵環節,不斷推出遠近結合,有利于標本兼治、帶動全局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大氣污染防治上下大力、出真招、見實效,努力實現重點區域空氣質量逐步好轉,消除人民群眾“心肺之患”。
會議要求在抓緊完善現有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以下措施:一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實施跨區送電項目,合理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推廣使用潔凈煤。促進車用成品油質量升級,今年年底前全面供應國四車用柴油。推行供熱計量改革,開展建筑節能,促進城鎮污染減排。加快淘汰老舊低效鍋爐,提升燃煤鍋爐節能環保水平。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落后產能淘汰任務。二是發揮價格、稅收、補貼等的激勵和導向作用。對煤層氣發電等給予稅收政策支持。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今年安排100億元,對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行“以獎代補”。制定重點行業能效、排污強度“領跑者”標準,對達標企業予以激勵。完善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加大力度淘汰黃標車和老舊汽車。大力支持節能環保核心技術攻關和相關產業發展。三是落實各方責任。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責任考核。健全國家監察、地方監管、單位負責的環境監管體制。完善水泥、鍋爐、有色等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范環境信息發布。
大氣污染防治迎“黃金五年”
此前,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指南?!队媱潯诽岢?,經過五年努力,使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力爭再用五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全國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環保部此前表示,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帶動1.7萬億元投入,但此次出臺的《計劃》中并未明確提及。業內人士分析,未來五年,在各級政府財政投資帶動下,包括金融機構信貸及帶動的社會投資等,預計投入大氣污染防治的總投資額至少在1萬億元以上。
《計劃》提出的具體指標是: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