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和地方財政政策對地熱能運用的大力推廣,節能效果顯著的地源熱泵已成為暖通行業關注的熱點之一。在2014年的中國制冷展上,一款分置式地源熱泵以其全面替代傳統地源熱泵的技術優勢和強勁勢頭迅速走進了公眾的視野。為此,《暖通空調》雜志社也專門走訪了莊合展區,并采訪了莊合董事長巢民強先生,共同探討分置式產品的競爭優勢及其發展。
眾所周知,傳統地源熱泵憑借著高效節能、無污染的優勢成為國家、地方和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然而,作為一種技術含量高、系統復雜的新興設備,地源熱泵因其鉆孔造價高,一次性投資大,在巖石多的地區無法推廣;地埋管占地面積大;施工周期長等,在百年的推廣歷史中顯得步履維艱。
為迅速實現突破,曾跨越地質、水文、地理、計算機、路橋等多領域,具有多方面技術鉆研與應用實踐經驗的資深工程項目管理專家巢民強精心挑選并帶領技術團隊深入到地熱能運用的技術創新研究中,不斷對各種工程應用難題進行消化和解決,并研發出顛覆傳統地源熱泵的創新產品——分置式地源熱泵,歷時4年橫空出世,已經成功獲得國家多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綠色節能品牌等殊榮。
創新突破,聚焦“分置”二字
不同于大多數企業的創立和發展模式,莊合從一開始就不走尋常路,依托于強大的工程體系研究和實戰經驗。莊合經過多年潛心鉆研,有針對性地克服了傳統地源熱泵的運用難題,最終以分置式地源熱泵積極促進了產品的更新升級和行業的發展。
據巢總介紹,分置式地源熱泵從地源熱泵脫胎換骨而來,創新之處就在于“分置”二字,它將地源側換熱器從主機分離,直接埋設在土壤或是水體中,主機直接向土壤、水體散熱散冷,無需地源側水泵將水輸送到地下進行換熱。
分置式地源熱泵系統由主機和地埋換熱器組成,通過制冷劑管路進行連接。主機內含壓縮機、使用側換熱器、節流裝置等部件,換熱器耐腐蝕、抗壓高效,制冷劑在其內部循環,不斷與土壤、水體進行換熱,從而實現制冷、制熱。與傳統地源熱泵相比,分置式以其得天獨厚的優勢譜寫了地源熱泵行業新篇章,徹底顛覆了傳統地源熱泵技術!
五大優勢,引領地源熱泵新革命
分置式地源熱泵,不僅能夠延續傳統地源熱泵的優勢并促進其迅速得到推廣運用,同時,作為一款徹底顛覆傳統地源熱泵的換代產品,在創新突破中即將在行業中帶來新的革命。與傳統的地源熱泵相比,其具體優勢如下:
優勢一:造價降低20%~80%。傳統地源熱泵系統地埋管工程造價占整個系統工程的60%以上,因此,只要降低地埋管工程造價就能降低整個系統的投資。分置式地源熱泵地埋管數量減少一半以上,降低了工程造價;同時,無需換熱側水泵,省去了水泵設備購置、安裝等費用,也使工程投資直線下降。
優勢二:適應任何地質環境。傳統地源熱泵鉆孔需要達到80~100m的深度,分置式地源熱泵依靠其高溫差換熱效率,只需要30m、20m甚至10m以內就能達到換熱效果,平鋪只需在凍土以下3m以內。巖石地區和山區不再成為使用地源熱泵的禁區。無論何種地質、水文、地理環境,也無論任何季節,分置式都能以最佳的成本和運行優勢完成其他傳統熱泵無法提供的供熱、供冷、供熱水的三聯供功能。
優勢三:安全穩定、無后患。傳統地源熱泵地埋管使用周期最長只能達到50年,莊合分置式地源熱泵換熱系統采用耐腐蝕、抗高壓、地下無焊接金屬管路,徹底消除泄漏隱患,使用壽命可達70年;特配的運行監控系統,可隨時監測地下管路溫度及機組運行情況,提前消除安全隱患。
優勢四:占地減少75%,施工周期縮短80%。傳統地源熱泵系統最讓人頭痛的是3m以上的埋管間距導致面積不夠;鉆到巖石導致打孔難、工期時間長。分置式地源熱泵埋管間距只需1.5m,輕松應對,節省75%的管路鋪設面積和鋪設深度,施工周期減少80%。
優勢五:運行費用降低20%~50%。傳統地源熱泵安裝循環水泵,不僅效率低,還大大增加了能耗和維護成本。分置式地源熱泵取消了換熱側水泵,換熱效率提高2.5倍以上,省去了傳統地源熱泵換熱側水泵的能耗和維護,大幅度降低了運行費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