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后,天津曾依靠高能耗、低效率的粗放式的資源利用方式實現了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但是,在新時期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并且隨著全球能源危機頻發和國人環境保護意識的逐步增強,傳統的能源發展之路已經不再適合,清潔能源發展變的越來越重要。尤其是作為全國清潔能源行動試點示范城市,處于工業化中后期的天津市,清潔能源發展對其經濟轉型、城市轉型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和意義更加關鍵。
一、天津市清潔能源發展現狀分析
(一)發展過程中取得的經驗
天津市高度重視清潔能源的發展,結合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和方向,制定了相應的發展對策,推進清潔能源發展規模逐步擴大,科研能力進一步增強,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首先,清潔能源發展快速,眾多重點建設項目不斷完成。天津是全國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起步較早的地區之一。近年來匯聚了一批世界級的能源企業,產業規模呈現出跨越式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形成了“三大板塊、一個聚集區”的發展態勢。三大板塊是指風力發電、綠色電池和太陽能電池三大領域。其中,以外資為主的風能產業初具規模。天津以區位與物流優勢吸引一大批國內外知名風電企業的集聚,風電產業體系初步形成,連續四年占到全國新增裝機總量的百分之四十以上,發展水平領先與國內其他省市;在綠色電池領域,天津市目前形成了以力神電池、藍天電源、和平海灣、藍天高科等公司為依托的,集研發、生產、經營為一體的優勢產業集群;在太陽能電池領域,2007年,天津市津能投資公司與美國聯合太陽能公司共同投資建設年產25兆瓦柔性薄膜太陽電池項目,填補產品空白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天津市太陽電池技術水平。由南開大學研究開發的銅銦硒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在保稅區空港加工建設,對新能源企業聚集和形成高新技術產業化承接平臺具有積極的作用。由津能電池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化項目研發成功,填補了國內非晶硅電池產品的空白,打破了國外少數國家對該產品的壟斷。一個聚集區是指天津濱海高新區。濱海高新區目前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清潔能源產業體系,產業門類比較齊全,發展水平居于全國前列。
其次,清潔能源領域科研實力雄厚,科研成果國內領先。目前天津市聚集了電子科技集團、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一批國內領先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一大批具備良好科研能力的企業,在生物質能源、太陽能、風力發電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從研究機構來看,電子科技集團十八所是我國最大的、建立時間最早的從事化學與物理電源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生產和應用的綜合性研究所,新能源電池技術和產品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部分技術和產品已達到或接近國際領先水平;天津大學在生物質能源、太陽能、風力發電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南開大學在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能力更是接近國際領先水平。以天津力神為代表的一大批制造企業研發實力雄厚,并且具有強大的生產力轉化能力。如力神公司是全球極少數掌握電動車電池領域領先技術的廠家之一。
第三天津已初步形成清潔能源發展的政策框架。目前,天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宏觀控制下,以《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為依托,圍繞《天津市清潔能源行動規劃》,提出了一系列相應的具體政策和措施;輔以各產業園區的清潔能源發展激勵辦法,積極并有效的推動清潔能源發展。
(二)發展過程中顯現出的不足
天津市清潔能源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發展時間較短,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在產業規模、技術研發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首先,清潔能源產業規模較小,產業整體的品牌效應尚未形成,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不強。清潔能源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較低,對全市經濟發展的貢獻度不明顯。
其次,產學研各機構合作密切程度有待加強,產業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近年來,天津市科技創新實力有了較大提高,清潔能源研發創新及支撐體系取得了很大發展。但是,產學研合作需要仍有待進一步加強,研究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有待加強。
二、經濟轉型背景下天津清潔能源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一)發展機遇分析
首先,在經濟轉型、城市轉型背景下,天津市面臨的能源瓶頸為清潔能源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機遇。轉型背景下,清潔能源發展成為傳統能源發展升級優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突破口和契機。
其次,京津經濟圈的集聚效應為天津清潔能源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京津經濟圈具備強大的科技資源優勢,占比超過全國三分之一的科研機構為天津清潔能源發展的科技研發提供了很好的軟、硬件資源支撐。同時,京津經濟圈內聚集的優秀的能源企業,為清潔能源科研創新提供了合適的孵化基地和生產力轉化條件。
第三,天津市濱海新區處于開發開放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清潔能源產業是國家當前重點推動的戰略新興產業。作為國家重點推進的開發開放前沿陣地,推進清潔能源產業的又好又快發展是新區落實國家戰略的應有之義,也是天津推動經濟轉型、城市轉型的重要選擇。
(二)挑戰分析
天津市清潔能源發展面臨著良好發展機遇的同時,在清潔能源的核心技術、資源、成本等方面也面臨著較大挑戰。
首先,清潔能源核心技術主要由發達國家掌控。隨著全球能源緊張和環保意識加強,世界各國非常重視發展清潔能源,研發創新速度不斷加快,但核心技術卻主要掌握在少數發達國家手中。如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掌握了風電領域的核心技術;日本和德國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技術方面居于領先;德國和法國掌握了垃圾焚燒發電的核心技術,其他國家和地區難以獲得這些核心技術。
其次,天津市清潔能源存在嚴重的資源緊缺問題。在天津市的能源結構當中,煤炭在一次能源的比重仍處于60%左右,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所占比重還非常小,給能源結構改善帶來了很大壓力。
第三,清潔能源產品市場面臨著成本較高的巨大挑戰。因研發與產品轉化難、應用過程中缺乏相應基礎設施等問題,導致清潔能源產品成本相對居高不下,在應對傳統市場競爭時競爭力較差。
三、天津市推進清潔能源發展的對策建議
根據天津市清潔能源產業發展面臨的環境,結合發展的現狀和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來提出若干對策建議,以推進天津市清潔能源發展。
(一)組建一個統一高效的政府管理機構
在天津市“清潔能源行動”試點工作小組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統一行使政府在清潔能源領域的相關行政職能,貫徹國家的清潔能源發展的政策方針,結合天津市實際發展現狀,制定我市的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政策,協調相關領域的各個環節,高效地推進我市清潔能源的快速健康發展。
(二)構建完善的政策扶持體系,覆蓋研發、生產、消費等清潔能源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在清潔能源領域的研發環節,政府需要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建立諸如清潔能源研發基金等類似的穩定的經費支持渠道,為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保證。在生產環節,實施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扶持政策。財政補貼可以包括對清潔能源項目實施低息貸款的信貸支持,或者對產品提供直接補貼;稅收優惠主要是指對清潔能源產品的稅收減免,同時加強對非清潔能源產品的稅收管理以促進清潔能源發展。在消費環節,實施用戶補貼和綠色價格政策,一方面對消費者直接補貼,另一方面通過宣傳教育等手段倡導消費者以高于非清潔能源的價格使用清潔能源。
(三)加快建設有天津特色的清潔能源技術研發體系和服務體系
積極創建以清潔能源企業為主體的技術研發體系,引導和支持天津市重點清潔能源企業組建自己的研發機構,并且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同時,努力搭建以創業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企業孵化器等為主體的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信息服務平臺等各類中介服務機構,充分發揮其橋梁紐帶作用,將政府、企業、高校、研發機構緊密聯系成一個有機整體,正確引導清潔能源產業發展。
(四)加快清潔能源領域的人才引進和培養
一方面,重點引進一批當前天津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急需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人才和研究團隊。另一方面,要加快培養天津市自己的人才隊伍,為清潔能源的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力保障。
(五)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快速建設和形成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清潔能源產業集群和產業聚集區
以濱海新區為重點,優化產業發展空間布局,通過推動天津市清潔能源企業的兼并與聯合,促進產業的集聚發展,發展一批有核心競爭力、主導產品優勢突出的大型企業集團。在重點推進濱海新區清潔能源產業基地建設的基礎上,推動清潔能源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研發機構之間組成戰略聯盟,實施優勢互補,增強產業整體競爭力。
(六)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開發利用清潔能源意識加大環境意識
宣傳和教育力度政策,提高消費者對清潔能源的接受程度,通過各類媒體向消費者介紹清潔能源對改善生態、提高生活質量、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建設清潔能源利用示范工程,在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率先使用清潔能源;鼓勵企業和個人對清潔能源的投資,鼓勵電網企業開展綠色營銷,銷售清潔能源電力;對自愿高價購買清潔能源的組織和個人,通過綠色能源標識等方式給予鼓勵。提高全社會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的意識,為清潔能源拓展更大的市場,增加清潔能源消納能力,為清潔能源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七)促進和深化國內外合作平臺的建設
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鼓勵我市清潔能源企業與國際知名公司合作建設技術中心,加快技術引進、消化再創新的步伐。加快對清潔能源領域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引進,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際清潔能源產業博覽會、項目洽談會和高峰論壇等活動,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