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建設農村綠色生態家園,湖北投入11億元推動農村新能源建設。
在1日召開的全國農村沼氣工作研討會上,湖北省農業廳廳長祝金水介紹,從2006年開始,湖北省省委、省政府連續四年將農村能源建設作為“為民辦十件實事”的內容之一。每年省長與各市(州)政府一把手簽訂《農村沼氣建設責任狀》,強化責任,落實獎懲。
與此同時,這里還建立起了對農村新能源建設穩定的投入機制。祝金水說,“十一五”期間,湖北省本級已確定投入11億元,市(州)、縣配套3.6億元,用于發展農村沼氣、秸稈固化氣化、小水電、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祝金水說,目前,湖北農村能源結構明顯改善,農村能源綜合效益顯著提高。該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生態家園”建設、宜昌市的豬——沼——果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已經成為全國先進典型和品牌。
統計顯示,截至11月中旬,湖北省已建戶用沼氣池267.3萬戶;試點示范農作物秸稈炭化、固化工程9處、氣化工程4處;推廣太陽能熱水器65萬臺;推廣節煤爐、省柴灶811.8萬座,每年減少能耗26萬噸標準煤。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