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市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健全資金保障機制,加大
節能減排工作力度,2012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8.38%,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在全省名列前茅。
作為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齊齊哈爾市工業結構偏重,老國企較多,污水管網、供熱管網老化嚴重,同時地處嚴寒地區,供暖時間長,嚴重制約了節能減排。面對諸多難題,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努力抓好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推進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快速發展,探索可再生能源的綜合利用,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手段,以節能減排推動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不斷完善節能減排管理體系,成立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實行自上而下系統管理,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和節能減排技術支持與信息服務體系,并設立節能專項資金,採取多項措施推進節能減排。在推進產業低碳化上,取締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五小企業,企業技術升級改造有序進行,上馬一大批工業污染治理項目。在水污染治理上,中心城區及各縣區相繼建設了污
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率達到70%。在建筑綠化上,節能建筑比例、集中供暖能耗強度指標、“禁實”和墻改均在全國、全省位于先進行列。在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上,先后引進新能源汽車、龍江華能生物質發電、國華風電、大唐風電等一大批項目,公交車、出租車、航運等使用天然氣比例逐年上升。
作為進入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齊齊哈爾市制定的綜合示范主要任務是: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戰略新興產業高地﹔開展機制模式創新,推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發展綠色建筑,建設綠色生態城區﹔實行“公交都市”戰略,推廣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完善環保基礎設施,優化城市環境質量﹔突出文化與生態優勢,發展特色服務產業等六大領域建設。建設國家裝備制造業基地振興工程、多元互補可再生能源分布式智能化綜合利用工程、北方採暖地區“近零碳”建筑示范工程、農業大市新型城鎮化重點示范鎮建設工程、扎龍濕地生態保護與生態旅游協同發展工程等五大亮點工程。通過叁年綜合示范,將使該市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發生根本性轉變,直接拉動GDP增長近300億元,同時可新增10萬個乃至更多就業崗位。
六個領域全市計劃共進行329個示范項目,項目總投資418.65億元。到2016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21%,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分別比2012年下降16%、8%、16.5%和13.5%。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