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到《證券日報》一則消息,讓筆者眼前一亮,國內知名的
太陽能熱水器領軍企業——日出東方,在太陽能熱水工程的建設或改造初期即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整個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建設、經營、轉讓過程中,太陽能企業既是設備提供商也是工程投資商。(EPC)
此消息不僅是EPC走入
新能源領域的又一例證,而且還首次涉及民用領域,在筆者以前接觸的各類公司或是
節能改造項目中并不多見。這從一個側面再次證明,EPC有著無比巨大的生命力和發展前景。
EPC作為一種市場化的節能減排機制,自上世紀90年代被我國引入后,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在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的大力推動下,在節能服務公司、金融機構等單位的共同參與下,已被廣泛運用到了工業、建筑等領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目前,包括《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在內的眾多的節能減排政策,基本都提及了要推廣EPC。這一方面說明,EPC自身有著很強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證明,這種機制在我國的發展越發成熟,而且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接納。
當然,日出東方的舉措并不是新能源領域運用EPC的第一個案例,相信也不會是最后一個。青島華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華控”)總經理楊殿才,就曾帶領筆者參觀過一個綜合的節能改造項目,這個項目除利用青島華控壓縮空氣的節能技術外,還引入了太陽能發電技術,而他們與用能單位就是簽的EPC合同。
當然,把EPC機制運用到民用領域,日出東方尚屬首例,筆者想了解具體情況,他們是如何運作的,因為有些疑問在,但至結稿時止,日出東方并未回復。筆者能夠替他們想到的,就是為每家每戶首先進行能耗監測,在雙方確認用能情況的基礎上,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然后按月或是季度進行統計,按約定的比例與用戶分享節能效益。
但如此粗想下來,會存在不少疑問:一、監測以多長時間為基準?夏季與冬季,人們用熱水器的時間肯定不一樣,所以對北方地區而言,一年的監測周期比較合適,但作為日出東方能否或說是愿意接受;二、是監測電還是氣或是都監測?這取決于用戶原先采取哪種方式進行洗浴,不同的家庭存在差異;三、家庭成員是否相對穩定?這個很難保證,如果這個基數不能保證的話,日出東方的風險便不好控制;四、如何分享節能效益?是按月統計分享,還是按季度或是按年,日出東方能否或是愿意承受巨大的統計核算成本。
當然,還有其它疑問,在此筆者就不一一冗述了,因為這些只是基于筆者的設想,并非現實,但考慮到,如果此項目要針對的是每一戶居民,那么項目開展的成本與風險是巨大的,所以,在此筆者建議,項目應針對新建小區,但這存在成本核算與效益分享的談判問題(能耗基準值如何確定等);或是針對既有建筑小區物業公司進行,但這需要日出東方具有先進的良好的項目經驗及管理經驗,否則項目依然很難順利執行。
總而言之,一個新事物的發展總會面臨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而問題不是不能得到解決,現實的問題是,需要花多少成本去解決,這里既有資金成本、人工成本也有時間成本,過大的成本是企業無法承受的,它有一個安全邊際。
好在,現在北方既有
建筑節能改造的號角早已吹響,住建部提出了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具體要求,其中涵蓋實施時間表以及具體的落實措施等,各省市都在分片區的開展相關工作,“十二五”結束時,北方大部分地區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將全部完成。
如果日出東方能與一些小區物業合作,共同簽定一些批量的EPC協議,那么項目實施起來或許就會順暢起來。
無論提出了多少疑問,筆者仍然期待日出東方運用EPC模式可以成功,因為其帶給了人們一種新思維。筆者以為,不僅在太陽能領域,在新能源汽車、
光伏發電、區域能源、循環經濟等領域均應推廣EPC,因為這種機制確實不僅適用于節能改造項目,而是有更廣泛的市場空間。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