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陸續有關于環保政策的消息出臺,包括上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夏季達沃斯論壇時,提出要在京津冀魯地區減少8000萬噸煤的消耗量,國務院最新提出的目標,是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由70%降至65%以下。
自2006年的“十一五”規劃,到去年開始的“十二五”規劃,中央均提出要推動新能源發展,但如今污染嚴重的煤炭仍是內地最主要的能源。中國的能源結構,煤炭占據70%左右的消耗量,石油占近20%,燃氣僅占4%不到,其他則為水電、風能、太陽能和核電等清潔能源。對比世界發達國家均衡的能源結構:石油為主約占35%,其次為煤炭和天然氣,分別占一次能源總量的30%和24%。
然而,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煤炭消費量19.3 億噸,減少8000噸的消耗量僅是十分溫和的目標,中國要減少空氣污染,還得靠加大清潔能源的投資,這對于綜合清潔能源公司如中國電力新能源將帶來重大投資機遇。
中國電力新能源主要業務為于中國內地開發、建設、擁有、經營及管理清潔能源發電廠,其中包括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垃圾發電、天然氣發電、光伏發電等;同時致力于發展基于智能電力系統的分布式能源和綠色智能健康城市等項目。集團目前所擁有或控股的發電廠和綠色能源項目主要位于廣東、福建、海南、貴州及甘肅等地,生產的電力出售予南方電網、華東電網和西北電網等。
截至今年6月底止上半年,該公司錄得股東應占溢利1.58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27.42%,每股基本盈利1.37分,期內營業額及電費調整按年上升2%至約9.95億元,主要由于部份風力發電項目限電情況緩解,以及光伏發電和新建水電項目發電產生收益所致。
縱觀能源電力行業,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保持平衡,用電市場延續中速增長趨勢,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增加76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減少83小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國內電源結構正在不斷優化,清潔能源比重逐步上升。上半年,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5.1%,增速較上年同期小幅回落,這與國內節能減排產生成效有關。
國家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新能源產業發展制定了具體規劃,指出要加快發展核電、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多種新能源,并透過加大財稅政策扶持、強化金融支持等措施去實現。規劃提到要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目標在“十二五”末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配合國家政策,中國電力新能源未來業務投放仍以風力發電為主,主要在中國西北地區,現時甘肅風力發電項目第五期正按計劃進行。
另外,集團目前正于海南省博鰲樂城打造全國首個結合新能源分布式發電和智能電網系統的綠色智能健康城市,相信可成為中國各地發展綠色能源城市的模范。在中央大力推動環保,鼓勵發展新能源產業,并推出相關優惠政策予以配合下,清潔能源電力需求將逐步增加,預期集團受惠國策下,全年業績將保持增長速度,建議現價買入,目標價0.5元,跌穿0.37元止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