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三七墻、空心磚、苯板、中空玻璃、飄窗……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詞都曾經代表了或正在代表房地產發展的不同階段。可以說,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歷史就是技術革新的歷史,房地產市場每前進一步,都伴隨著技術的迅速發展。
從最初的外立面、墻面顏色、建筑風格變化,發展到如今的規劃、戶型、景觀、配套等各個方面的創新,沈陽樓市的創新之路是一種全方位的、豐富多彩的發展與變化。房地產的創新近年來愈演愈烈,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創新的房地產企業也無一例外地嘗到了市場所給予的甜頭。青年居易掀起了精裝小戶型潮流,保利上林灣的“新風系統”讓人們的居住品質更上一步,金地國際花園的“三玻兩空”玻璃續寫了節能環保的開發理念……
職工宿舍變身多功能
旗手:2003年萬科四季花城
對于沈陽房地產市場來說,小戶型仍是剛性需求的首選住宅。創新產生的小戶型也正是現在市場中的創新熱點,比比皆是的“小戶型升級版”的標語就是實證。
嚴格意義上講,曾經在這個城市非常普遍存在的筒子樓、職工宿舍可以稱得上是沈陽最原始的“小面積”戶型住宅,幾家合用一個廚房、衛生間,只有一個獨立的臥室,更談不上園區和物業。至今隨著成套小戶型的出現,小戶型住宅才有了真正的內涵,而不再是大戶型時代中的附屬品。現在,小戶型的發展更是實現了“小而精”、“面積小功能全”、“舒適居住且個性十足”的全方位變化。
2003年9月,萬科四季花城推出了純粹小戶型住區——萬科四季花城·紅楓園組團,紅楓園由清一色的小戶型組成,而且整個組團位于園區景觀最好的位置,至此小戶型住宅就開始擁有了自己的發展空間。
2005年,小戶型住宅在沈陽房地產市場中大量涌現并加速創新,以青年居易等為代表的專為青年人打造的專屬居住社區,在戶型面積、購買人群、園區規劃、功能設計等方面都有所突破。成為當時房地產市場最大的亮點之一。
隨著小戶型住宅出人意料的熱銷,沈陽各開發商也紛紛把目光投向這一領域,小戶型、超小戶型的住宅層出不窮,盡管其中不乏走入誤區者——面積縮水后導致功能喪失,居住品質下降,但是縱觀目前沈陽市場,小戶型不僅僅是開發企業降低投資風險的一大“秘笈”,同時也是緩解城市購房需求壓力的重要出口。
2006年,國六條的出臺是小戶型創新發展的又一個契機,全國的中小戶型住宅供應普遍加大,在此情況下,創新產品開始脫穎而出。
小戶型在創新中不斷完善,開發企業對待小戶型的態度也日趨謹慎和全面。滿足居家基本生活要求的80平方米以內的住宅被市場列入小戶型住宅的范疇。同時,小戶型開發更加重視戶型設計,規整之外還要有明確的功能分區。在一些南方企業的操盤項目中,已經可以看到不足100平方米卻有三室戶型的格局。而復式住宅、LOFT等更加明顯的創新產品進入市場,也讓小戶型住宅在設計上得到突破。
室內溫度平均高5度
旗手:1998年翔鳳華園
科技元素引入房地產市場,固然是住宅產業化的需求,同時也是國情使然。今天,科技住宅的核心“節能省地型住宅”正在成為開發商的共識。
2002年建設部推出科技住宅示范項目,成為科技住宅的最早摹本。該摹本對于科技住宅的定義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利用科技手段和科技成果建設住宅小區,增加住宅小區的科技含量,使業主入住以后感到更舒適、更方便、更節約、更安全。其中“節能環保”是基本要求。目前市場中應用較多的是充分合理利用太陽能,另外就是中水回用。
沈陽在住宅科技創新方面也緊跟國內先進城市的步伐。1998年,翔鳳地產就在沈陽建造了第一個節能住宅項目——翔鳳華園。園區的業主不僅可以感受到冬暖夏涼的居住條件,而且家庭使用空調的時間也要比當時市場上同類項目少,室內溫度卻平均高出近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