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貴陽與中關村戰略合作中的相關事宜,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白智勇接受了采訪。以下為摘錄:
問:開展區域合作是中關村發揮引領輻射作用的重要舉措,中關村是否想借區域合作進行產業的布局和轉移?
白智勇:具體來說,中關村之所以要開展區域合作,我認為主要有四個“需要”。第一,開展區域合作是中關村帶頭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發揮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的需要。中關村聚集了我國最優質的創新資源,肩負著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排頭兵的重任。開展區域合作,是中關村踐行排頭兵角色,發揮示范引領、輻射帶動作用的重要體現。第二,開展區域合作是中關村協同創新和實現創新資源優化配置的需要。創新需要開放,需要包容,需要參與到全國乃至全球的協同創新中去,吸收全國、全社會、全人類的智慧、思想和技術,實現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拓展市場空間,進行產業的科學布局,僅靠關起門來搞科技創新是無法做到的。第三,開展區域合作是中關村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企業做大做強的需要。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和企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對研發、生產、銷售等進行跨區域、跨領域的產業合作和布局優化。因此,我們在開展區域合作的時候,更看重當地研發平臺建設、科教資源、人才智力資源和創新環境等方面。通過產業合作和布局優化,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企業做強做大。第四,開展區域合作是合作雙方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需要。一直以來,中關村走的是一條高端高質高效的創新驅動發展道路。通過區域合作,一方面中關村能更好地進行跨區域的產業合作和布局優化,促進企業做強做大;另一方面外地合作區域可以借此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這是合作雙方互利共贏、相得益彰的事情。
問:貴陽在中關村全國布局中是否具有重要意義?
白智勇:國家賦予中關村示范區的一個使命是示范引領、輻射帶動,跟貴陽的合作正是中關村完成國家戰略要求的一部分。目前中關村管委會已與全國多個地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與合作區域共同搭建服務平臺,針對合作區域提出的傳統支柱產業升級、技術改造、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的需求,促進雙方人才、技術、企業、產業等資源的有效對接,推動示范區與合作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中關村與貴陽的合作是兩個“國家級示范”的高位對接,是創新驅動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最佳組配。同時,貴陽作為西南重鎮,是國家西部大開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中關村的全國布局中,貴陽意義重大。
問:在今后的合作中,貴陽的哪些產業會獲得較快發展?
白智勇:從國家戰略來講,貴陽作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來建設,在節能環保、綠色產業方面會有很大的市場機會和空間,也有這方面的需求,所以必然能夠得到較快發展。同時,在老三線年代,貴陽聚集了很多傳統的制造業,現在他們可以利用到中關村的高新科技技術來進行升級換代,形成新的高端制造業。另外,圍繞綠色產業和高端制造業的現代服務業,比如金融、技術成果轉化的中介服務等領域,相信也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