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鄰水濂山生態風景區的東莞市區垃圾處理廠,自2007年建成后,由于其工藝技術落后,垃圾處理效果未能達到設計要求,對周邊環境造成負面影響,不斷遭到周邊市民的投訴。
2011年10月,市區垃圾處理廠停產進行技術改造工程建設,并改名市區環保熱電廠。今年7月初,市區環保熱電廠開始接受生活垃圾并進行調試。到底技改后的市區環保熱電廠調試階段,垃圾處理效果如何,是否真的實現當初城管局局長鐘耀祥承諾的“建成讓市民放心的垃圾處理廠”?
著名地標“黑煙囪”不見了
8月30日上午8時許,記者乘坐的士前往市區環保熱電廠。“我知道有高高的煙囪冒黑煙,而且又臭的地方就是垃圾廠了。”的士司機一聽記者的描述,就明白記者的目的地是哪里了。
途經東莞植物園一路向前左拐,在接近目的地時,司機卻迷了方向。“沒有冒濃煙的黑煙囪了,是不是前面那個方形煙囪?”司機疑惑起來,以前有名的“黑煙囪”地標不見了,只見方形煙囪偶爾飄出白色煙氣,也沒有聞到垃圾的臭味。
經過多番確認后,司機才發現這就是改造后的市區環保熱電廠。“我們把之前的鍋爐和煙囪全部炸掉重建,現在你們看到的是東莞目前技術最先進的垃圾處理廠。”市城管局局長鐘耀祥告訴記者。
處理規模 從600噸升至2000噸左右
“以前的市區垃圾處理廠的處理量是1200噸,但實際到了后來只能燒600噸,那是一個殘廢的廠。”鐘耀祥接著說,2011年10月,市區垃圾處理廠停產進行技改工程建設。
經過技改,拆除了原有的3臺400噸/日循環流化床垃圾焚燒爐,新建德國馬丁公司生產的3×600噸/日的機械爐排焚燒爐。這一拆一建,新的市區環保熱電廠每天可處理1800噸垃圾。
而大市區平日垃圾量已經接近1800噸,那么技改后的環保熱電廠在將來的一段時間是否還能應付得過來?
“我們調試階段就達到過1800噸垃圾處理量,但我們最高處理量有2000噸左右,所以還有200噸富余可以適應大市區將來的垃圾增量。”環保熱電廠的相關負責人說。
煙氣凈化 布袋式除塵器除塵率超99.9%
以前的市區垃圾處理廠煙囪是濃煙滾滾,臭味熏人。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新廠采用了“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的煙氣處理技術,煙氣排放參照歐盟2000標準(一期是國家標準)。其中,煙塵排放限值是10mg/立方米,煙囪基本上看不到煙塵。而在現場,記者看見還是有少許煙氣冒出。“這是因為今天陰雨天,有些水汽還是能看見。如果是晴天,基本上看不見。”鐘耀祥解釋道。
那么,新廠是采取了哪些新的煙氣凈化系統?市區環保熱電廠的相關負責人說,垃圾焚燒后產生的煙氣,主要使用后期的反應塔和布袋除塵器來處理。
“除塵袋可以把所有的灰塵截留下來,除塵率超過99.9%。”這位負責人說,這樣出來的煙氣就能達到歐盟標準。
二噁英殘留濃度降了10倍
“要看這個環保熱電廠行不行,最關鍵你要看爐溫。”鐘耀祥手一指屏幕上顯示的數字,“1091攝氏度,1081攝氏度,這些都是現在的實際爐溫”。
“當850℃左右在爐膛中停留時間達到兩秒,二噁英就可以分解。”鐘耀祥說,可以通過控制爐溫有效地減少二噁英的產生。
“對于部分殘留的二噁英,在后面的處理環節中還可以采取投入活性炭和布袋除塵工藝的方式進行截留處理。”鐘耀祥說,通過一系列高科技的處理技術,排放物中二噁英濃度就大大下降,達到了歐盟標準0.1ngTEQ/立方米以內,而國標則是1ngTEQ/立方米。
市環保熱電廠二噁英的排放標準是否真的達到了歐盟標準?鐘耀祥說,“之所以會判定新廠二噁英排放會降低到0.1ngTEQ/立方米,是基于橫瀝垃圾處理廠也是采用德國馬丁技術后二噁英排放限值是0.1ngTEQ/立方米,而且新廠技術還優于橫瀝垃圾處理廠。”鐘耀祥說,從理論分析上是有依據的。
不過,接下來城管局還是會邀請有資質的單位對環保熱電廠二噁英的排放限值進行檢測。
廢物處理 爐渣和飛灰可以做地磚
垃圾焚燒后產生的焚燒殘余物爐渣和飛灰,又將如何處理?
“高溫焚燒后,剩下的爐渣是無機物,可以充分利用,可以做填路的路基還可以做磚。”市區環保熱電廠的相關負責人說,爐渣非常緊俏。
而另外一種殘余物,飛灰則是眾多垃圾處理廠非常苦惱的一個問題。因為飛灰含有重金屬,因此被歸為是危險廢物。“我們通過反應塔和布袋除塵截留下來,收集起來后有兩種處理方法。”相關負責人說,經螯合后,通過安全填埋的方式進行。
“另外我們去外地調研后,計劃研究利用飛灰。將飛灰經過1500攝氏度焚燒進行徹底分解,經過螯合后,將重金屬變成氧化物,就可以和爐渣一樣做地磚了。”這位負責人說。
基本看不見煙,臭味也不明顯
南城水濂社區和東城牛山社區,離市區環保熱電廠不遠。曾經,這兩個社區的居民也備受市區垃圾處理廠的困擾。技改后,周邊居民的感受如何?
在南城水濂市場做生意的市民“盼盼”,一直非常關注市區環保熱電廠的技改。“一個是因為我在這里生活過,現在也在這里開店做生意,另外我的朋友上個月才在這里買了土地準備投資房地產項目。”
盼盼說,自環保熱電廠調試以來,他和朋友感覺排放的煙氣味道確實比以前改善了許多。“以前你只要上水濂山爬山,那濃煙都是遮天蔽日,而且味道非常難聞。現在基本上看不見什么煙,臭味也不明顯。”
“希望技改后的環保熱電廠,能夠嚴格按照歐盟的標準來運營。”盼盼說。
東城牛山社區上山門村的租戶梁莉說,自己在上山門已經住了三四年,在技改之前隨風飄過來的臭味非常明顯,而現在空氣質量比之前要好些。
“你不說,我還不知道垃圾處理廠已經開始燒垃圾了。”住在南城水濂社區的歐女士說,以前自己和鄰居都經常抱怨垃圾焚燒廠。“至于效果,還要再觀察一段時間才能評價。”歐女士建議,要社會監督垃圾處理廠是否能一直按照高標準運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