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西安市環保局了解到,通過2000-2011年上千幅衛星遙感監測顯示:西安地區霧霾天數近11年來呈加重趨勢。
數據顯示,2012年,通過對2000-2011年西安周邊地區顆粒物衛星遙感監測資料進行分析,西安市秋冬季霧霾天數顯著增加,秋冬季霧霾天數占到總天數的70%以上。周至、長安、臨潼、藍田及西安市區和咸陽市區為顆粒物分布高集中區。1970年-2012年月平均霧霾日數最多為12月,其次是1月,各測站最少均是6月。2000年-2012年月平均霧霾日數最多的月份一般也在12月,其次是1月,4-6月即春末夏初相對較少,多數站6月最少,8月至次年2月明顯增多。
環保和氣象部門將逐步實施“大氣污染源”聯防共治等計劃。即以大西安為重點,依托關中城市群規劃,依據西安城市氣候特征,考慮與渭南、咸陽、銅川及寶雞等聯合,在西安城市上游和城市周邊加強“大氣污染源”的聯防共治,在省、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對大型項目、重點規劃開展跨區跨部門氣候可行性論證和環境評價。
暢通“城市通風道”,避免在西安地區上風方向(包括渭南等)建設熱電、化工、造紙等高排污企業,謹防二次污染。同時,建立大氣污染聯合預報預警工作機制,及時向公眾提供預警信息,減輕大氣污染影響。制定極端天氣條件下大氣污染事件應急預案,對可能發生的極端事件采取應急措施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