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麗中國”到“霧霾事件”,環保產業關注度不斷提升,并直接推動環保股去年至今持續活躍。至今仍有不少觀點認為,今年是環保股黃金十年的開局年。然而隨著中報的出爐,環保股的業績也浮出了水面。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環保股的業績遠遠低于投資者的預期。雖然今年中期環保股的營業收入普遍增長,但盈利能力明顯不足。與此同時,環保公司的業績也出現了較大的分化,在政策扶持及需求增長的逾期下,龍頭公司的業績出現較大增長,同類公司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誰的業績預期靠譜,誰就漲得快!
環保股業績成長性欠佳
據Wind數據統計,目前兩市共有43家公司隸屬環保概念,涵蓋固廢、污水處理、土壤修復、大氣治理等環保產業細分領域。其中,20家出自滬深主板,中小板及創業板各有15家及8家。目前這43家環保概念公司均已披露中報。數據顯示,除了霞客環保及東湖高新今年上半年出現虧損外,其余41家公司上半年均有盈利。
受政策紅利釋放影響,環保概念股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普遍增長,尤其是污水處理相關公司營收普遍大增。這43家公司中,有35家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實現增長,占比接近八成;其中,三維絲、國電清新等12家公司營收同比增幅在三成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碧水源、萬邦達、巴安水務等污水處理公司營收普遍大增,同比增幅分別達到76.56%、79.38%、84.13%;主要從事水處理的城投控股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達到26.63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15.23%,為近幾年新高。
但從成長性角度看,節能環保概念股并沒有太大優勢。中報顯示,出現爆發式增長的公司不足一成。綜合來看,三維絲、國電清新、巴安水務等26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出現增長,占比60.47%,剛好六成。這26家公司中,僅有三維絲、三維工程、菲達環保3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幅在100%以上,占比僅為7.14%,這與投資者此前對環保股業績將出現大面積爆發式增長的預期有較大差距。
其中三維絲今年中期盈利965.68萬元,同比增長近11倍,每股收益0.1元,凈利潤增長率在43家環保公司中領先。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0億元,同比增長31.17%,主要因公司加強了營銷管理。三維絲表示,上半年,公司凈利同比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公司在營收大幅度增長的同時嚴格控制各項費用支出,此外,去年同期股權激勵方案的取消影響了當年公司整體業績。
而永清環保、天立環保等股因為去年基數較高的因素,今年半年報業績下降。霞客環保甚至虧損了2683.57萬元,這也是公司自2003年中報以及年報以來的首次虧損。公司將業績虧損歸咎于行業的普遍低迷,并將報告期內的行業評價為“深度調整期”。
東湖高新雖然半年巨虧6.49億元,但主要是“壯士斷腕”,果斷處置掉了義馬環保這塊歷史包袱。受環保污染治理、電價扶持政策等影響,自投產運營以來,義馬環保一直面臨較大經營困難,發生較大虧損。八年來,其一直間接侵蝕著上市公司的凈利潤。
半年報顯示,剔除義馬環保虧損影響,公司工程建設、科技園區和環保脫硫等主營業務保持穩定,實現凈利潤7509.31萬元。
短期調整在所難免
源于良好的政策氛圍與未來大規模的投資計劃,環保板塊成為今年以來市場表現最好的幾個熱門板塊之一。不過與手游、電商等概念炒作不同,市場對環保股的炒作一直循序漸進,沿著政策紅利釋放及公司業績的核心思路穩步向前。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累計漲幅超過50%的環保概念股,只有龍凈環保、碧水源、三維絲等14家公司,主要出自大氣及水污染治理。其中龍凈環保漲幅最為驚人,今年以來漲幅高達143%。不過龍凈環保上半年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長12%,凈利潤增長符合預期,但收入貢獻主要來自于地產業務貢獻,環保業務表現相對平淡,目前股價對于未來環保業務增長預期已反應較多。在大幅上漲后,該股短期調整或在所難免。
事實上,隨著環保行業炙手可熱,目前來看,2013年環保板塊平均PE估值達到39倍,處于年初以來的高位。另外,受到創業板估值高企系統性風險壓力加大和市場風格試探轉向的影響,環保板塊近來整體表現偏弱。“9、10月份歷來是政策集中出臺期,因此,板塊預計繼續調整幅度不會太大。但目前,投資者對于政策刺激的敏感度有所降低,需要有再超預期政策才可能成為新的催化劑。”招商證券對于近期持續調整的環保板塊表示。
仍可積極介入 業績超預期是關鍵
無論如何,節能環保今年可謂是政策的“專寵”,環保行業是可以長期看好的朝陽行業,也是我國重點支持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有數據顯示,到2015年,我國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節能潛力超過4億噸標準煤,可帶動上萬億元投資;城鎮污水垃圾、脫硫脫硝設施建設投資可超過8000億元,環境服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同時,節能環保行業財政預算將在政府相關政策下逐年增加,2013年6月投資累計已經達到1058.62億元,同比增長14.13%。
不過對于環保行業的投資還是得細化到具體的子行業進行分析。如大氣治理方面,受持續的霧霾污染事件影響,大氣治理已成亟待解決的最緊迫需求。“十二五”期間,全國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中重點項目投資需求約3500億元,增量主要來自于非電行業的大氣治理市場開啟及標準加嚴后脫硫除塵改造量增加兩方面。可以重點關注中電遠達、龍源技術、永清環保、龍凈環保和國電清新。
水污染治理可能是下一個政策焦點,預期提升較大。“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投資近4300億元。安信證券分析,后續水污染市場的變化將主要來自于兩方面:一是處理標準提高帶來的改造市場增加;二是由于對工業企業偷排污水的輿論曝光增加,對工業企業排污監管將更加嚴格,將帶來工業企業污水治理市場的提升。可重點關注碧水源、萬邦達和津膜科技。
固廢處理,則是政策長期支持。“十二五”期間,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約2636億元。垃圾焚燒將快速發展,資源化綜合利用是長期發展方向。可重點關注桑德環境、東江環保、格林美、盛運股份、凱迪電力、南海發展、華光股份、天立環保和興源過濾。
土壤修復問未來也有千億的發展空間。“十二五”期間,我國土壤修復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行業處于發展初期,競爭少,修復費用高,投資回報率非常可觀。相關標的主要有永清環保和鐵漢生態。
環保儀器儀表方面,脫硫脫硝監測設備進入業績釋放期。未來3年預計新增脫硫項目有5億元市場空間,預計脫硝項目市場空間為60-70億元。相關標的主要有雪迪龍、聚光科技、先河環保、天瑞儀器。不過在上述眾多細分行業中,安信證券認為大氣治理政策受益確定性最高。“我們認為環保是在今年下半年仍可以積極介入的板塊,但組合上還是要堅持‘穩增長+超預期’。”有市場人士對此稱。
機構看好的“潛力股”
桑德環境:公司未來十年有望進入行業國際前10名。首先公司從事的固廢處理行業發展空間足夠大;第二、公司有完整的固廢處理產業鏈,在行業中的市場地位領先;第三、相對于其他環保公司,桑德環境未來業績增長的確定性更強。桑德環境的投資催化劑可能包括:固廢處理行業新政策出臺,公司新業務取得實質性進展等。主要風險因素是項目建設進度低于預期。
碧水源:膜技術水處理有望打造環保“新藍海”。第一,膜法水處理技術有望大規模推廣,未來市場空間巨大;第二,公司與地方成立合資公司,拉動膜產品銷售,這種業務擴張模式將繼續復制;第三,公司目前業務涉及地區的儲備項目,能夠支持公司未來幾年業績繼續保持高增長。銀河證券認為公司業務新區域拓展有望超預期。碧水源的投資催化劑是膜法水處理得到政策扶持,公司業務拓展新地區。主要風險因素是項目建設進度低于預期。
萬邦達:煤化工市場投資空間巨大,公司有望持續獲得大單煤化工關系到國家長期能源安全戰略,未來投資空間巨大。今年上半年新批的十幾個路條在下半年有望逐步開始招標。公司作為煤化工領域污水處理的先行者,主要客戶為神華、中煤、中石油等重點能化央企,市場競爭優勢十分明顯。以現有幾個大單的業績為基礎,公司未來持續獲得煤化工及石化領域的大單是大概率事件。此外,公司在工業污水領域是少有的大型企業,未來還將受益于行業的整合過程。主要風險是煤化工投資及工程進度受政策影響較大,BOT等項目大量開工將增加現金流壓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