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變革與創新總是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致力于創造一個可持續的未來,將經濟環境和社會發展的長期目標,作為考量商業與經營模式的核心與關鍵,是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企業必須認真思考的重大核心問題,所謂的機遇也就蘊含此中。
今年,最熱門的詞匯是節能環保、低碳、新能源。對于車界,新能源汽車則是大潮流。從表象上看,新能源汽車更多停留在討論層面、技術層面,但在深層次上,這涉及中國汽車的戰略發展方向,是事關全局的大事,盡管中國新能源汽車有爭議、有雜音,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方向是不可逆轉的。
2009年的中國車市令人瞠目結舌,用“井噴”、“火爆”來形容毫不為過,再次續寫了獨特的“中國加速度”。在全球金融危機一片慘淡破產之聲下,中國汽車每月銷量以接近30%到40%的同比增長速度,不斷的超越著人們心中的預期。
“提前完成銷量”和“產能擴張計劃”是本次廣州車展上聽到最多的聲音。
車展中的相當大部分車企都表態,已經提前完成了今年的年度銷售目標。上海通用、上海大眾、東風日產、長安汽車、東風本田、東風雪鐵龍等10多家的車企都已經順利提前完成2009年度銷售目標。豪華車路虎中國市場經理陸皓表示,路虎2009年的任務目標已經完成,車展上銷售的車要到明年4月份才能夠拿到。
產能擴張也成為車展上眾多車企公布的明年工作重點。上海汽車通過適當工廠改造,進一步提高產能,預計上海大眾、上海通用產能將達到90萬輛以上。廣汽集團將從目前的80萬輛產能提升到2011年的100萬輛以上。東風日產在廣州花都擴建新工廠,預計全國工廠2012年最大產能增至70萬輛。華晨汽車集團將進一步投資50億元人民幣,用于擴張寶馬在中國的產能。
本次廣州車展與上屆相比展出面積擴大11%,規模是今年東京車展的5倍。參展的企業包括70家整車制造商和600余家汽車零部件和汽車用品生產商,共計展出了車輛720余輛,盛況史無前例。無一不顯示汽車巨頭們對中國汽車市場的殷殷期盼。權威專家預計2015年中國年產輛將達到2000萬輛,而大眾中國CEO范安德則預測2010年的中國車市將保持15%的增長。
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內生性需求
資本的嗅覺、企業的敏感和國家的戰略規劃,總是先于市場的。不是忽視市場,是利益體對于市場長遠發展的布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同樣如此。本次廣州車展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幾乎每一家參展廠商都在低碳、節能、減排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舉措,超過60%的車企在企業戰略中涉及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發展規劃。
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是外界壓力,更是中國發展可持續經濟的內生性需求。新能源汽車必將成為中國汽車市場發展方向。根據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出臺的新能源汽車規劃要求,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占全部汽車的二分之一,約為6500萬輛。新能源汽車成為中國實踐經濟可持續發展諾言和政治博弈的重要舉措。
目前中國人均擁有汽車比例還遠遠落后于西方國家。據有關統計,法國汽車保有量為每千人500輛,日本人均汽車保有量約為每千人600輛,而中國現在每千人僅40輛。按照市場規模與人口關系的角度來估測,美日最大市場規模約合人口60%。按照這個規模,中國會擁有8億輛汽車,比較合理的是按照人口10%計算,中國最高市場規模可能達到1億。新能源汽車將有效實現交通能源消費結構優化,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本月25日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研究部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提出相應的目標、政策措施和行動。會議決定,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并制定相應的國內統計、監測、考核辦法。會議還決定,通過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等行動,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5%左右。
“世界經濟發展的經驗表明,每一次重大經濟危機,都伴隨著一場技術革命,每一次技術革命又成為新一輪經濟增長和繁榮的重要引擎。在新一輪技術革命中,新能源技術領域的突破將扮演主要角色。”科技部長萬鋼對新能源發展前景的總結,預見了新能源將催生產業升級的機遇。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