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里種菜,棚頂發電,近年來,新余市興起一種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即光伏溫室大棚。在渝水區歐里鎮昌坊村生態農業區內,新余市首家農業光伏溫室大棚正在建設當中。
8月13日,記者來到昌坊村農業光伏溫室大棚,從大棚負責人了解到,“這個光伏發電項目和一般的光伏發電項目不同,將生物工廠與太陽能發電有機結合在一起,在不占用耕地的情況下,實現了光伏發電。”
走進光伏溫室大棚,可以看到大棚的屋頂和四周立面上,都鋪設了多晶硅電池板,每塊電池板的中間都連接著一根導線,用于輸送電流。大棚上面的電池板依靠太陽光發電,大棚內可種植各類觀賞性植物及蔬菜品種。
此光伏溫室大棚占地15000平方米。大棚規劃建設總容量為500KWp,共有1250塊多晶硅光伏電池板組件,每塊電池一天可發一度電,年發電量達52.1萬千瓦時,預計25年累計發電量可達1302.38萬千瓦時。
今年3月1日起,國家電網正式實施《關于做好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地方政府和省、市公司高度重視光伏發電項目,渝水區供電公司在受理該項目后,專門開辟綠色通道,細化、優化業務流程,超前主動服務,高效快捷完成接入申請、確定接入方案等多項工作。
據了解,在渝水區供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渝水區所轄范圍內共有3家光伏發電并網的項目試點,其中還有2家屬于農村家庭的并網發電,他們在自供自足的用電基礎上,將多余的電力全部并入電網,提供綠色清潔能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