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質檢總局日前聯合印發了《關于組織實施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13-2015年)的通知》,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高東升表示,推廣高效節能電機是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方面,全面提升電機能效,不僅給企業帶來實在的經濟效益,刺激高效電機的市場需求,促進電機產業結構優化,還會引導和拉動社會資金投向節能環保領域,對擴內需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13-2015年)》提出,到2015年,累計推廣高效電機1.7億千瓦,淘汰在用低效電機1.6億千瓦,實施電機系統節能技改1億千瓦,實施淘汰電機高效再制造2000萬千瓦,實現電機產品升級換代。預計2015年當年實現節電800億千瓦時,相當于節能26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6800萬噸。
高東升表示,工信部將充分利用國家節能惠民工程,在推銷高效電機的同時對生產企業進行補貼,利用地方財政資金以及獎勵政策對改造現有電機系統的用戶企業給予資金和獎勵支持,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節能環保領域。
據介紹,自2010年開始,國家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電機財政補貼政策,對納入國家高效電機推廣目錄的生產企業給予補貼,且補貼的額度和范圍不斷擴大。今年又將風機等電機的下游配套產品列入補貼范圍,對采購上述高效產品的用戶給予補貼。
同時,工信部還將整合專業節能服務公司、金融機構、第三方節能認證機構等資源,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對用戶電機系統進行節能改造的模式。用戶只需提供低效電機淘汰及電機系統節能改造需求,不用花錢,就可以由節能服務公司完成節能診斷、方案設計及系統改造任務,后續還能分享節電收益。這樣一來,電機系統節能改造會刺激高效電機的需求市場,帶動高效電機產品的生產,拉動金融等社會機構投資,對擴大內需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電機能效提升計劃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建立市場化投資運作的節能機制。”高東升介紹說,為此,工信部將大力推進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電機系統節能改造。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