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東灘論壇將于今日在世紀公園會展廳開幕。未來低碳經濟成為最熱話題,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中國區首席代表、中國人民大學環境經濟學教授鄒驥將作《關于中國未來低碳發展路徑和技術選擇的情景研究》的演講,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氣候變化應對計劃主任楊富強則將論述《氣候變化與低碳經濟發展》。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組織與國際法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于宏源將分析氣候變化蘊涵的挑戰和機遇。
本次論壇的特別支持方、安利(中國)總裁黃德蔭將作題為《企業公民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角色定位》的發言,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孟凡辰和沃爾瑪(中國)公司事務總監廖紅暉將分享企業在節能減排上的經驗。
帕羅海墨:希望崇明生態繼續良好發展
在去年的首屆東灘論壇上,國際“生態城之父”、芬蘭學者艾洛·帕羅海墨作為晨報的兩位特別嘉賓之一,用長達70頁的幻燈片向大家闡述了生態城并非“烏托邦”,給與會嘉賓留下深刻的印象。時隔一年,對于即將在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這位環境學術權威又有怎樣的看法?為此,記者在日前通過電子郵件對帕羅海墨教授進行回訪。
今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即將在芬蘭“隔壁”——丹麥哥本哈根召開。全世界都在期待著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球氣候協議能在此間達成。對此,帕羅海墨告訴記者,不久前他參加了在葡萄牙波爾圖市舉行的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學會(ISOCARP)第45屆國際規劃大會。會上,他對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提出一項建議,那就是從“二維空間”的角度考慮溫室氣體排放問題。
他解釋說,人們通常以“一維空間”的思維來考慮溫室氣體排放問題,比如按照不同的工業部門來計算排放。他認為,這并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如此一來,排放的責任只能被追溯到生產各種產品的不同工業部門。如果產品被出口,消費國則無須對此負責。此外,改變消費模式對減排所帶來的影響,也無法被簡單的加以研究。
帕羅海墨還認為,出口產品和進口產品也應分開來研究。這樣,基于消費而產生的對環境所應擔負的責任,就能夠被納入考慮范圍。
帕羅海墨表示,去年在美麗的東灘,他認識了許多優秀的新朋友。與此同時,崇明島的美麗風貌也使他記憶猶新。“在這個生態島的南端,我看到有大片土地可供野鳥棲息。這讓我感到非常高興。我很希望崇明島的生態環境能夠繼續得到良好的發展。”佐藤哲也:
正組建全新模擬文化學院
去年出席東灘論壇的另一位科學家、日本“地球模擬器中心”首席科學家佐藤哲也發來他對第二屆東灘論壇的祝賀。他告訴記者,自己已回到大學開始培養模擬文化的新人才。受到日本兵庫縣大學校長的邀請,佐藤哲也正在組建一所新的研究生院并已經挑選出12名年輕教授組成新的團隊。
“2011年4月,這所全新的模擬文化學院將正式成立,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它能最終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就像我去年在晨報東灘論壇上說的:模擬是可以將任何系統的任何演變都納入考慮,并作出未來人們怎樣才能不損害環境的預測。”
第一屆東灘論壇的經歷讓佐藤教授記憶猶新。“我現在還清楚地記得論壇舉辦地東灘濕地公園中那個保持真正自然生態的湖,那種對我來說有點異國情調的自然氛圍,和上海市中心繁華的情景形成一種對比,至今還鮮明地留在我的印象中。”對于即將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佐藤認為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最終方向是實現真正的生態社會,而他一直致力于研究的模擬文化將成為實現生態社會的有用工具。佐藤表示,他非常希望能有機會再次與晨報合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