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工業以令人擔憂的速度污染中國現有水資源的現狀,中國政府正將“治水”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3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部署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加強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被確定為六項重點任務之一。
三任務涉水資源
會議要求,“十二五”末,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5%和90%左右。還有兩項重點任務與水相關,分別是,加強市政地下管網建設和改造,完善城鎮供水設施,提升城市防澇能力;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提升城市綠地蓄洪排澇、補充地下水等功能。至于前者,到2015年,完成8萬公里城鎮燃氣和近10萬公里北方采暖地區集中供熱老舊管網改造任務。
另外三項重點任務分別是:加強地鐵、輕軌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統建設,增強城市路網的銜接連通和可達性、便捷度,加快在全國設市城市建設步行、自行車“綠道”;加強城市橋梁安全檢測和加固改造,確保通行安全;加強城市配電網建設,推進電網智能化。
城市建設“先地下后地上”
會議明確,將適合市場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交由具備條件、信譽良好的社會組織、機構和企業等承擔。各地要在準確把握公眾需求的基礎上,制定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明確政府購買服務的種類、性質和內容,并試點推廣。對于政府通過委托、承包、采購等方式購買的公共服務,嚴禁轉包。
對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要求按“先規劃、后建設”、“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在保障政府投入、加強非經營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同等對待各類投資主體,利用特許經營、投資補助、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經營性項目建設與運營,促進改善城市基礎設施薄弱環節。
中國水之殤
中國正面臨一個嚴峻問題,一個比制造業增長放緩或者房地產價格泡沫還要嚴重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水,中國的水危機可能影響到亞洲其他國家,乃至全世界。
華爾街日報引述美國外交關系協會亞洲部門負責人伊科諾米上周在向美國參議院發表證詞時的說法,中國正面臨水危機,如果未來幾年政府不能控制住這個問題,則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有中國水資源官員說,去年超過400個中國城市缺水,其中110個城市嚴重缺水。中國工業的單位GDP用水量是同類經濟體的4到10倍。9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環保部說,中國主要水系約25%的水污染太過嚴重,甚至無法用于工業或者農業。中國政府目前在環保上的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而這部分支出有一半被用到基礎設施開發等其他地方優先項目上。
所有這些問題可能會在中國引發健康危機,今年以來,中國的南方與北方分別出現了“牛奶河”、“紅豆井”等水污染事件。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