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性不達標
燈頭螺紋直徑大小是否符合標準要求,如果不符合標準要求,可能造成更換燈頭時擰不上或擰上后容易脫落、掉燈,造成危險
機械強度不夠
節能燈金屬燈頭和電子鎮流器塑料殼之間連接牢固度不夠,在安裝、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脫離,致使電子元器件裸露在外,從而存在漏電的危險
功率標識誤差較大
一般都是虛標燈功率,標稱燈功率比實測燈功率要高出很多,導致裝幾個燈頭都不夠亮
虛標能效等級,誤導消費者
節能燈是否節能最直觀的就是看“能效等級”。節能燈能效標識的能效等級分為三個等級,節能燈的能效限定值為3級,1級為最高值,購買時最好選擇二級或二級以上產品,節電性更好。
2008年國家啟動“綠色照明”工程,城鄉居民和企業使用中標企業節能燈享受一定比例的補助。現在節能燈被廣泛使用,也成為很多市民家庭的首選。不過連續4年來,省質監局對節能燈的抽查合格率都不足五成,今年二季度抽查合格率僅為47.3%。日前,省質監局公布了今年二季度對節能燈產品的監督抽查結果,樣品主要在西安、寶雞、漢中、安康、延安、榆林、銅川地區的經銷企業中抽取,共抽檢企業50家,抽取樣品55個批次,合格僅26個批次,樣品批次合格率為47.3%。

抽查發現有29個批次樣品不符合標準規定,涉及產品的能效標識、機械強度、互換性、防觸電保護、故障狀態及耐熱性、標志(安全)、能效限定值、諧波、初始光效/光通量、燈功率、顯色指數、色容差項目不達標。陜西省質監局產品質量監督處處長王奇介紹,2010年至2013年我省連續4年安排了4次對節能燈產品的質量監督抽查,抽查合格率分別為47.6%、44.4%、43.7%、47.3%,節能燈產品的抽查合格率一直沒達到50%,不過這個抽查結果和國家對節能燈產品的抽查結果基本是一致的,說明節能燈產品的質量問題非常突出。

節能燈產品的抽查合格率為什么會持續偏低呢?國家輕工業電光源產品質量監督檢測寶雞站站長張國成說,一方面是節能燈行業市場準入門檻低,現在的節能燈生產一般都是零部件組裝,生產企業對國家標準認知度低。為追求利益一味降低成本,產品把關不嚴。另一方面是低成本節能燈銷售價格也低,消費者不明就里,選擇低價產品,致不合格產品占據市場。
張國成說,不合格節能燈在使用中更換頻率較高,省電不省錢。按照國家標準,節能燈在實驗狀態下可使用6000小時,可質量不合格的節能燈只能使用一千多小時甚至幾百小時,對消費者來說并沒有真正達到節能的效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