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底召開的全國環保大會上,當時是公布了全國PM2.5監測的“三步走”戰略:2012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PM2.5監測;2013年,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保護模范城市來開展監測;2015年,在所有333個地級以上城市開展監測。也就是說,今年是處于第二階段監測實施的過程中。
盡管在今年三月有關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二階段監測實施方案就已經出臺了,但目前,全國各地仍存在進度不平衡的問題,環保部的數據就顯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等共74個城市496個監測點位已按新空氣質量標準開展監測。而113個環保城市中,大部分已經完成PM2.5監測設備招投標程序,大同、陽泉、桂林、柳州等部分城市已提前完成監測設備安裝任務,正開展試運行;但目前也有少數城市到現在都還尚未進行PM2.5監測設備招標工作,整個監測工作進度緩慢。
環保部在通知里明確,尚未進行監測設備招標工作的城市,要積極籌措資金,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設備招標、安裝、試運行及發布信息等相關工作。此外,環保部還要求,2012年已投資建設監測設備的37個城市要先行與國家聯網并實時發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其他城市要確保10月底前完成行政區域內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網,確保第二階段實施城市監測數據實時發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