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主要指太陽能的光熱利用與建筑有機融合。即在建筑規劃初期,就把太陽能產品作為房屋建設的一種元素考慮進去,實現其與建筑的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和同步后期管理等,從而達到降低建筑能耗的目的。
在近期召開的第八屆中國國際住宅產業博覽會上,建筑節能受到普遍關注。據統計,在全國總能耗中,有三分之一是建筑能耗。這當中,建筑物空氣溫度調節所消耗的能量,要占到建筑物總能耗的55%左右。用空調和燃煤暖氣來控制室溫,不僅耗能高,且易污染環境。
太陽能作為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日益被業界所重視。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作為太陽能產業的一個新增長點,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同樣的建筑,如果都使用太陽能熱利用系統的話,可以實現建筑節能10%至15%;太陽能熱利用系統進入住宅解決方案,將使建筑能耗降低45%左右。對房地產開發商來說,在建設項目中應用太陽能熱利用系統,每平方米造價只會增加20元至70元。
我國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區年日照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如此充足的光照,使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具備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自然條件。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出臺的《推進全國太陽能熱利用工作實施方案》中指出,我國即將制定太陽能熱水器的強制安裝政策。各地也針對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項目,出臺了相應規定和資金補貼政策。云南、山東、深圳等地有關部門規定,新建的12層及以下住宅必須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對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應用成效明顯、規模較大、配套政策完善的企業將優先支持,并爭取國家資金補助。
據了解,我國每年新建建筑面積約有20億平方米。《建筑節能“十五”計劃和2010年規劃》提出,到2015年,全國家庭太陽能熱水器普及率要達到20%到30%。這意味著一個巨大的商機。
目前,我國已有四分之一的太陽能企業進入了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領域。力諾瑞特、皇明等知名太陽能企業均把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領域作為今后的重點開拓市場。
“這個市場若想進一步拓展,還有許多問題待解決。”田靈江分析道:現階段我國太陽能熱利用還處在初級階段,設備的核心技術還有發展空間。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技術上的不足與空白,需要逐一去解決;其次,我國對于“太陽能建筑”的準確定義還處在研究階段,太陽能建筑的標準和體系也不健全。而這些都是太陽能利用列入建筑工程設計環節,并作為一個“專業”納入建筑體系的前提;此外,建筑開發企業作為產品的購買者,對太陽能產品的認識還有待提高。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