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消費者購買家電多了一份參考的榜單。近日,中國首份家電產品節能榜在京發布。而且,來自主辦方的消息稱,隨著數據來源渠道的規范化,今后或將每月推出該節能榜,以推廣節能家電的概念和產品消費。
這份匯總了將近1億臺家電產品數據而得出的榜單,共涉及空調、電冰箱、洗衣機和燃氣熱水器4類主要家電。青島海爾、珠海格力、廣東萬和等60家企業榜上有名。
“這份榜單完全用數據說話,摒除了人為因素,任何人都做不了手腳。”節能榜的主辦方、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效標識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王若虹介紹說。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是國家質檢總局的直屬事業單位,是中國境內唯一的能效標識授權管理機構,承擔中國能效標識制度的備案、研究、宣傳、監督等工作。
王若虹還介紹,隨著今后國家“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推進,由于用國家財政補貼節能產品,節能家電的數據會更加及時公開,未來有望每月公布一次該榜單。今后還有可能擴充節能榜中家電的類別,甚至會出現與“紅榜”對應的“黑榜”,即最不節能的產品和企業名單,但他并未介紹這些改變將從何時實現。
昨日發布的榜單,除了有“排名不分先后”的“優秀企業榜”外,還有逐一排定座次的“高效產品”和“節能產品”兩項具體的產品排行榜。其中,“節能產品”是那些既節能又俏市的產品,即對社會節能貢獻最大的產品,而“高效產品”指的是能源效率性能十分突出的家電,用王若虹的話來說,就是現在的高端產品,未來的“節能產品”。
中國官方自2005年開始推行家電節能標識制度,國家發改委與國家質檢總局曾在當年公布冰箱、空調行業獲得節能標識一、二級的企業名稱和產品型號,并被媒體形象地稱之為“家電節能榜”。
別小看了家電產品身上這小小的能效標識,據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統計,在實施了家電產品能效標識的四年中,中國因此節省的電量超過900億度——足夠北京這樣一座超級城市維持一年零三個月的電力需求了。
值得一提的是,家電耗能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今年5月,國際能源署在巴黎發布了一份針對家電耗能的報告《小家電與千萬千瓦》(GadgetsandGigawatts),呼吁各國政府部門出臺措施推進家電的能效提升。
根據這份報告,家電設備消耗的電能已經占全球電能的15%,且正處在快速上升的通道。
據王若虹介紹,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效標識管理中心今年還將繼續拓展電器的能效標識范圍,今年還將有8類設備有望納入能效標識管理,其中既包括風壓機、工業鍋爐等工業設備,也有電飯煲、微波爐、電風扇等家用電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