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碳排放交易市場目前遭遇了巨大的困難。外媒報道,由于歐債危機沖擊,經濟活動多年來疲弱無力,工業活動減少,對排放權購買的需求減少,歐盟碳交易市場正深陷困境,市場價格不斷下跌,未來難期。
2008年下半年以來,碳排放許可指標的價格開始逐步下滑。當年8月時,碳排放許可的價格每噸在40美元以上,高昂的價格促使一些企業開始增加使用綠色的清潔能源、更新設備、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來減少碳排放的影響。
不過這種正面效應沒有能持續至今。最近幾周,碳交易市場上的碳排放許可價格幾乎達到崩潰的境地,這一價格已經跌到每噸4美元以下。倫敦一位在歐洲進行碳交易的交易商表示,該市場未來無法確定。
多年來,歐洲始終以全球領先的保護環境、反對氣候變暖的形象出現,并將碳排放作為一種商品來交易。然而,許多國家都指責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對超過11000家企業實施的碳排放交易標準。在這種體系下,碳減排有效的企業可以出售多余的碳許可,而其它企業則被迫強制購買更多的碳許可指標。
歐盟碳交易市場的不景氣同時也影響到那些曾經將該市場作為一種指標的全球企業,并且使得全球合作打擊氣候變暖的爭論再起。經過多次峰會的討論和協商,目前有190多個國家的官員表示將承擔起在2015年減少碳排放的責任。然而,指責的人士則表示,歐盟作為一個共同體,自身都難以實現一個總量管制和交易的市場目標,顯然對抗氣候變暖十分困難。
在全球其他地區,碳減排之路也不順利。在美國建立一個相同的體系的協商在2010年破裂,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地區性的協議。由于地區減排計劃躑躅不前,一些國家開始自己采取措施,比如英國引進了碳稅,但同樣引起英國企業的抱怨,他們認為這一措施削弱了英國企業在歐洲大陸的競爭力。
對于清潔能源的連年投資目前在歐美都出現退潮。PewCharitableTrusts的報告顯示,2012年,美國對于清潔能源的投資比2011年同期下降了37%,為356億美元。歐洲方面,包括倡導綠色能源的德國對此投資也出現下降。
有分析認為,問題的核心是碳排放許可的供過于求。從需求上看,20世紀末期,歐洲對于碳排放許可的需求開始減少。從供給方面看,太多的企業享受到了免費的許可。有些企業甚至永遠都不需要為排放許可付費,這些企業囤積許可權,甚至將其出售牟利。交易體系方面,此外,歐洲的交易體系和比較新的交易體系如加利福尼亞等地有所不同,歐洲交易市場沒有設立價格底線以防止市場的崩潰,提升排放許可的價格的過程十分復雜。
由于碳交易市場價格一路走低,歐洲議會不得不在4月16日臨時地收緊了碳排放許可的供應來提升價格。但是,波蘭等國家的反對使措施流產,之后碳排放許可價格下跌到3.6美元。而美國加州的這一價格則為10美元左右,是歐洲的兩倍多。
對于歐洲碳排放許可價格的低迷,大型鋼廠等排放企業十分滿意。他們還認為,盡管市場不景氣,但是歐盟能確保到2020年碳排放比1990年低20%的努力。不過低價格也引發了擔憂———歐洲企業減少碳排放的動力減小可能導致歐洲經濟復蘇時碳排放的突然上升。
各國仍在努力建立碳排放交易體系。有分析認為,碳排放交易體系或許仍將會有光明的前景。在美國加州、澳大利亞、魁北克和中國的一些省份,交易市場設置了最低價格以防歐洲市場崩潰景象的重演。在歐洲,樂觀者們希望歐洲議會在未來數月能再度推出收緊碳排放許可的措施,有人還表示,歐洲議會正在研究大膽革新目前該地區的碳排放交易體系。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