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門窗能耗占到建筑能耗的45%-50%,門窗已成為我國建筑節能最薄弱的環節.”中國建筑技術監督協會會長姚兵在日前召開的全國高性能節能木窗推介會上稱。與會人士普遍認為,推廣高性能的節能木窗是降低門窗能耗的有效途徑之一。
建筑節能門窗大有作為
作為國內高性能節能木窗領軍企業之一,哈爾濱森鷹窗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邊書平表示,中國擁有既有建筑400多億平方米,其中95%以上是高能耗的。在建筑耗能中,建筑外窗占了一半,折算下來,建筑外窗耗能接近全社會總耗能的1/5。
在邊書平看來,節能環保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促進傳統建筑向節能建筑轉變,“這是因為建筑能耗在人類的總能耗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在世界能源消耗中,歐美國家建筑能耗占比高達40%,居工業、交通、建筑三大能耗之首。”
中國木窗產業聯合會主席馬俊清說,在國際上,木窗市場份額占30%左右,我國的木窗市場份額僅為0.3%,節能建筑的推廣將給木窗市場占有率提高提供絕佳的時機,未來十年將是中國木窗快速發展的十年。“如果說前十幾年木窗的發展是服務于高端別墅,那么未來十年的發展,木窗將是以服務居民住宅為主。”他說。
據馬俊清介紹,木材是天然的保溫隔熱材料,木窗是節能、低碳、環保的門窗產品.木材的導熱系數比塑料和鋁合金都低,所以在節能上木窗是最具優勢。“鋁合金要達到同樣的導熱水平,就需要斷橋,而斷橋的技術水平需要逐步提高,達到和木窗一樣的保溫效果代價就是成本的大幅度提高。”
德國經驗或可借鑒
據介紹,我國的建筑能耗占比從1980年的10%一路飆升到2010年的30%,而且目前仍處在上升通道中。在全球范圍內,建筑節能也成為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邊書平認為,德國在建筑節能領域走在了最前面,其經驗值得國內借鑒。
邊書平說,德國能源匱乏,石油和天然氣大量靠進口,建筑節能因此成為德國政府的長期政策。自1991年世界上第一棟被動式建筑在德國法蘭克福建造出來之后,世界上有六萬個近乎零能耗、零排放的房屋建筑。根據歐盟最新規定,在2020年以后,所有的新建房屋如果不能達到被動式建筑的標準,將不予發放開工建設許可證。為達到以上的節能標準,德國不斷修訂建筑節能標準,并使之具有法律強制性,同時德國政府還實施各種財政補貼,及銀行低息政策,全方位推動建筑節能。德國很好地運用了各種建筑與設備一體化進行建設,如超級保溫隔熱外墻系統、外遮陽系統、頂棚地面系統、外墻系統、新風換熱系統、地源熱泵系統、混凝土頂層蓄熱系統、垃圾生化系統、隔噪隔聲系統,由于在建筑當中集成使用了諸多先進技術,因此不再需要傳統的采暖與制冷,并借此實現了建筑節能環保的革命.其關鍵的技術有兩類:一是建筑外圍護結構技術,二是建筑設備技術.從最初的標準到被動式建筑代表的當今世界最高標準,德國的建筑業走出了一條高效節能之路。
據了解,目前國內還沒有一棟獲得德國權威認證的被動式建筑。我國除了既有建筑95%以上是高能耗外,每年新建建筑近20億平方米,也都是按照我國現有的建筑節能標準建設的,而我們現行的建筑節能標準大約只是德國被動式建筑標準的1/5到1/10,與國際先進標準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