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私募的態度明顯由謹慎趨于樂觀,部分私募的持倉策略變得比較積極。對于年底行情,多數私募認為,市場短期的震蕩是逢低建倉的好時機。10月私募領跑者長金二號和新價值4期更多關注局部性、階段性的投資機會,其中,相對集中的關注點一方面在大消費板塊,另一方面則側重主題機會,如低碳、新能源、重組題材等。
樂觀應對上漲行情
廣州長金董事長鄭曉軍表示,長期看好中國經濟,中國股市長期走牛的大趨勢是確定的。而從稍短的時期看,在經濟復蘇增長、通脹及升息預期、流動性相對收縮的背景下,未來拉動股市上漲的業績因素還存在不確定性,個股走勢會分化,未來一兩年市場區間震蕩整理的可能性較大。長金的投資理念是以價值投資為主,大盤及宏觀的預測只是起輔助參考的作用,更重視的是自下而上的個股研究。
從估值角度看,現在有相當多的股票已經高估。至于行業的投資機會,從通脹預期、國民可支配收入及需求增長的角度出發,一直看好消費類行業。具體投資的板塊,如業績穩定增長的食品飲料板塊;家電下鄉、國家補貼支持的家電板塊;國民健康觀念提升及醫療改革推進下的醫藥板塊;從利息擴大化、升息預期的角度出發,銀行、保險板塊也是一個考慮方向。另外,還看好復蘇預期相對較好的機械行業及部分資源行業。
而廣東新價值投資總監兼基金經理羅偉廣有自己的新視角,他認為,以太陽能、電池、智能電網板塊為代表的低碳經濟熱點板塊,在4月前的股市中風光無限,但畢竟暴漲透支了股價,而基本面并沒有太多實質性的變化,4月至11月整個低碳板塊持續低迷。但是,近期該板塊又有卷土重來的跡象。究其原因,第一、隨著低碳經濟主要消費國的歐美經濟的復蘇,信貸市場解凍,低碳項目重新啟動,拉動了真實需求和行業復蘇。第二、低碳經濟廣闊的市場潛力已經深入民心,市場不缺號召力,缺少的是股價催化劑。近期部分具備核心競爭力且業績優異的公司如江蘇國泰、三安光電等創出新高,拉動了整個板塊的估值。另外,更關鍵的是,12月的哥本哈根協議、年內的新能源振興規劃最終落實等政策刺激,有望喚起市場對二季度以來大幅落后大盤的低碳股的關注。其中,真正優秀的公司有望強于大盤,而一些技術創新或新進入該行業的冷門公司更有望成為黑馬,如聚光發電、鋰電池、清潔替代能源等。
私募業績分化明顯
私募基金整體表現穩健的同時,個體亦不乏高收益產品,且業績分化明顯。山東信托-長金二號近一個月收益最高達17.58%,其與私募最低收益之間相差25%(凈值披露時點的不一致也有一定的影響),中融-海昊1號、山東信托-新價值4期、深國投·泰石1期、深國投·同威1期、外貿信托-匯利優選四期、中融-樂晟等近一個月收益也均在10%以上。而從今年前十個月的表現看,產品最高收益為127.22%,較最低收益更是高出了近150%。當然,我國的私募行業在近兩年取得較快發展,時間尚短,且恰逢期間市場牛熊交替,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不宜過分看重一時的漲跌,應該同時關注業績的持續性。綜合階段風險收益情況看,平安財富·淡水泉成長一期、重慶國投·金中和、深國投·朱雀2期、深國投·星石3期、深國投·億龍長江、中國龍精選等運作滿兩年的產品在市場的大幅波動中總體業績持續性占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