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北京市建設工程物資協會舉行的“空氣源熱泵、太陽能與低溫熱水地暖系統的節能能效研究”成果發布會上,一種新的建筑供暖方式面世。
據該協會副會長鄒仲元介紹,這種新型供暖方式是從空氣和陽光中獲取熱源、以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作為末端的供暖系統,可以在不低于-20℃的環境中正常運行,具有運行能效高、運行費低、不污染環境等特點。
“以往,空氣源熱泵用于建筑采暖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采暖散熱器要求熱水的溫度在60℃—80℃,在這種狀態下,空氣源熱泵能效比太低,不經濟。而這種系統如果末端采用預制溝槽薄型水地暖系統,輸送給它的熱水溫度只需35℃就可以了。”鄒仲元說。
據了解,“空氣源熱泵、太陽能與低溫熱水地暖系統的節能能效研究”課題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項目,已于2012年11月26日通過了住建部科技項目成果驗收,完全可以滿足華北等寒冷地區(室外最低氣溫高于-17℃,建筑采暖室內平均溫度保持18℃),以及華中、華東等冬冷夏熱地區冬季采暖的需求。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