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期間,京津冀地區頻發的霧霾天氣著實牽動人心。根據中科院公布的“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的最新研究結果認為,霧霾天氣中含有大量含氮有 機顆粒物。應該承認,汽車消耗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排放溫室氣體、顆粒物,對城市空氣質量造成損害。但汽車作為點對點模式的延伸,方便居民出行,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矛盾之間,應該盡量提升汽車品質,減少排放污染。
2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對整個內燃機行業提出節能減排要求,同時對能耗以及廢棄物排放提出明 確標準。意見提出,擬培育一批汽車、工程機械用發動機等再制造重點企業;實現高效節能環保型內燃機主機及其零部件生產制造裝備的國產化、大型化;建立內燃 機產品節能減排政策法規和標準體系。
同時,還將加快制定出臺內燃機制造企業準入條件,健全標準體系,加強監督管理,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出臺經濟激勵政策。對內燃機產品提前 達到節能減排相關標準的企業,在企業技術改造、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能力建設和科研開發等方面研究按照規定給予獎勵。并將在乘用車節能惠民補貼、農機工業財 政補貼等政策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推廣節能環保型商用車的財政扶持政策;完善節能環保型內燃機產品有關稅收減免政策。
據悉,在當前我國一次能源的消耗結構中,內燃機產品年消耗我國60%以上的石油能源。早在2011年發布的《中國內燃機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就已經明確,降低產品的燃油消耗是內燃機動力的核心技術指標和首選商業指標。
國務院此次明確表示,到2015年,節能型內燃機產品占全社會內燃機產品保有量的60%,與2010年相比,內燃機燃油消耗率降低 6%-10%;實現節約商品燃油2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00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10%,采用替代燃料節約商品燃油1500萬噸。
有關專家介紹,當前我國節能型內燃機產品占全社會內燃機產品保有量的比例在30%—40%左右,未來3年內完成60%占比的目標將為我國形成百萬臺節能型內燃機的市場銷量奠定了基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