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吞精做爰啪啪高潮,亚洲欧美春色,中文亚洲视频在线,九一成人免费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分析預測 » 正文

水泥余熱發電出路在哪里?

發布時間:2013年4月3日 來源:中國環境網

國家電監會日前出臺《關于規范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機組并網運營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范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機組并網運營工作。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意見》的出....

國家電監會日前出臺《關于規范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機組并網運營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規范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機組并網運營工作。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意見》的出臺將對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健康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而隨著新《水泥行業準入條件》的實行,水泥新建項目大幅減少,水泥余熱發電項目配套建設的空間也會變得越來越小。余熱發電進入了“后水泥”時代,那么,未來余熱發電出路在哪里?

上網并網為啥難?

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配套鼓勵政策滯后,并網管理不規范

據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國投運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共1513條,可實施余熱發電改造的生產線1144條,其中有861條生產線已建成704臺套低溫余熱發電機組,實施比例達到75%,總裝機容量580.8萬千瓦,年發電量352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1056萬噸。

從技術角度來看,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就是利用水泥窯熟料煅燒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余熱進行發電,無需額外增加一次能源消耗,機組隨水泥窯啟停。

近年來,我國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配套政策滯后、并網運營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去年9月,國家電監會收到一份來自中國建材聯合會的《關于建材企業余熱發電并網、上網問題的政策建議》,其中反映了當前建材行業,特別是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并網運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期盼電監會能夠對此加強監管。

具體來說,上述困難和障礙主要體現在與電網相關的3個方面,即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并網管理不規范、相關并網收費混亂、部分余熱發電項目中存在“三指定”問題。

據華潤水泥相關負責人介紹,華潤水泥自2005年至今,約90%的水泥生產線采用了余熱發電技術。其中,廣西、廣東兩省的余熱發電并網相對其他省來講,在政策上是比較鼓勵的;但在陜西、黑龍江、遼寧等電力比較充沛的省份,并網就相對較難。

電監會此次出臺《關于規范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機組并網運營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目前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機組并網難的問題,就規范并網程序、收費行為以及存在的“三指定”問題等進行了詳細說明,同時也對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企業提出要求。

《意見》要求,在保證水泥窯余熱發電機組接入系統符合電網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電網企業應按照鼓勵資源綜合利用的政策要求,為其提供便利的并網服務和良好的技術支持,規范有關并網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目前部分地區電網企業對非公共電廠并網的審核和報備權限范圍界定不清,并網約束條件隨意設置,辦理手續繁瑣,相關信息缺乏透明度,這都增加了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機組的并網難度。這也造成部分新建余熱發電機組閑置,帶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北方地區問題更為突出。

此外,個別電網企業對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機組重復征收系統備用費,或以安全和管理為由,自行規定向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企業收費,甚至對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機組“自發自用”電量執行“統購統銷”,對沒有過網的電量收取輸配電費,低買高賣,賺取購銷差價。

對此,《意見》明確,系統備用費應按規定征收,收費標準按照合理補償成本的原則確定。電網企業應披露系統備用費收取方式和標準等信息,且不得自行規定向水泥窯低溫余熱發電機組收費。水泥窯余熱發電電量僅為“自發自用”,無發電余量上網能力的,不應納入統購統銷,從而規范了并網結算及收費行為。

另外,考慮到余熱發電在多行業的應用,為引導產業技術升級,促進高耗能行業節能減排,《意見》還明確指出鋼鐵、化工、玻璃等其他行業類似的低溫余熱余壓發電機組,可參照執行。

“后水泥”時代機遇在哪?

老舊余熱發電裝置改造有空間,鋼鐵、冶金行業可能成為新市場

來自中國水泥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共投運新型干法生產線1506條,2011年底已實施余熱發電的熟料生產線達861條,超過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總量的50%。目前,國內全部余熱發電項目中,2/3集中在水泥行業。

隨著余熱發電技術日益成熟,越來越多可利用余熱的企業都意識到了余熱發電所帶來的效益。但限于項目投資大、技術復雜,目前我國低溫余熱發電技術主要用于實力較強的水泥行業。

但是,2010年底工信部出臺新的《水泥行業準入條件》,其中明確規定,對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產能超過人均900公斤的省,原則上應停止核準新建擴大水泥(熟料)產能生產線項目,新建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必須嚴格按照“等量或減量淘汰”的原則執行。隨著新準入條件的實施,水泥新建項目大幅減少,水泥余熱發電項目配套建設的空間也越來越小。

因此,余熱發電已經進入了“后水泥”時代,未來必須尋找新的出路。

對此,中國水泥協會副會長曾學敏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后新建生產線的空間不大,余熱利用途徑更加多樣化,實施余熱發電的空間受到擠壓。因此,要挖掘余熱利用潛力,創新余熱利用思路。

曾學敏認為,首先,要繼續進行水泥行業市場的深耕。水泥窯余熱發電在節能降耗方面的作用已經被廣泛認可,現在沒有配套余熱發電的水泥生產線未來都會建設,未來仍有一定的空間可供深挖。同時,早期的一批水泥窯余熱發電項目無論是技術還是裝備水平,在未來都有更新需求。

老舊余熱發電裝置進行改造的空間有多大?南京凱盛開能環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候賓才介紹說,在目前看來,2005年~2006年設計的水泥余熱發電裝置,確實沒有把產生的余熱資源充分轉化為二次能源,應該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造,包括設計理念、裝備性能和效率等,改造空間很大,也很有必要。

未來,余熱發電企業必須尋找一個新的發展方向,鋼鐵和冶金行業很可能成為余熱發電項目的新市場。

候賓才說,水泥行業余熱發電是國內余熱發電技術最成熟、建設項目數量最多的一個行業。現在,很多節能環保企業開始將業務方向從水泥行業轉向玻璃、鋼鐵、焦化、鐵合金、化工等行業,余熱發電轉戰其他行業并走向海外,已是必然趨勢。

以鋼鐵為例,鋼鐵行業能耗約占全國工業總能耗的15%,其中余熱資源豐富,節能空間大。據統計,我國大中型企業噸鋼產生的余熱總量約占噸鋼能耗的37%,余熱資源非常可觀。這為余熱發電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基礎。

目前,我國鋼鐵行業余熱發電項目的建設數量遠低于水泥行業。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已有7000萬噸燒結能力實施了燒結余熱發電項目,但僅占全國燒結能力的10%。

雖然未來鋼鐵、冶金等行業的前景廣闊,但技術滲入是需要時間的。水泥行業在接受余熱發電時就經歷了這樣一個時間的積累,現在的鋼鐵、冶金等行業就和當初的水泥行業一樣,對余熱發電仍然需要一個認知、認可的過程。

面對未來可觀的市場機會,余熱發電企業要做好哪些準備?對此,候賓才認為,要實現跨行業轉換,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的是要掌握關鍵的裝備技術,包括余熱發電系統與生產線系統銜接、余熱發電裝備適應生產線工況等。

目前,我國水泥窯余熱發電的技術裝備相對成熟,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如果應用到鋼鐵等行業,針對不同的熱源、熱品質、煙氣成分等,仍然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改造。

余熱發電如何兼顧環保?

合同能源管理彌補資金、技術不足,工藝選擇要因地制宜

由于余熱發電初始的項目投資較高,很多企業想上項目但最終因為資金技術的原因沒有上成。面對這種情況,國內一些專業的節能服務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來投資余熱發電,即由節能公司投入資金并采購所需設備、技術來為企業建設余熱發電項目,在項目效益中回收投資的模式。

這種模式既解決了企業資金不足、技術不足的問題,也使得平時廢棄的煙氣、尾氣、余熱得到合理利用,節能公司的資金得到合理運轉。目前,這種合作模式在余熱發電行業內正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

據了解,目前國內有幾百條余熱發電生產線在運行,其中不少都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合同期一般為8~10年,甚至更長。但隨著國家對脫硫、脫硝要求日益嚴格,企業勢必要加裝脫硫、脫硝設備。但煙氣脫硝會影響余熱發電,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

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宗偉介紹說,目前玻璃行業脫硝已經開展了兩三年的時間,一般采用SCR的方法進行脫硝,對余熱發電影響比較小。

在脫硫脫硝方面,鋼鐵行業是繼電力之后,環保部門特別關注的一個行業,鋼鐵工業系列排放標準也已經正式發布。對此,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展與科技環保部副主任黃導表示,余熱利用等節能技術一定要與環保工程的技術方案綜合考慮,要將節能環保的各項技術集成化。在某些項目中,將環保等因素都通盤考慮后會發現,在某種情況下,余熱發電不是最佳的、唯一的選擇。“適合用來發電則發電,適合直接利用蒸汽就直接利用蒸汽,或者用來烘干、傳動等。總之,要因地制宜,并與工藝結合,發揮其最大效益。”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铜鼓县| 涞源县| 永泰县| 阿城市| 什邡市| 乐清市| 呼和浩特市| 威海市| 克拉玛依市| 合水县| 岑巩县| 河西区| 二手房| 敖汉旗| 靖边县| 城口县| 余江县| 辛集市| 长宁区| 秦安县| 九龙坡区| 静乐县| 华池县| 泰兴市| 武平县| 溧阳市| 罗源县| 永修县| 靖江市| 闵行区| 通化市| 万州区| 玛曲县| 长兴县| 繁峙县| 荔浦县| 德化县| 新田县| 贵南县|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