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歐陽明高近日表示,按照我國現有的電池研發水平,應以電動車小型化來推動電動車市場化,同時利用
信息化的優勢帶動市場化。
歐陽明高介紹說,從電動車技術的發展來看,目前國際上有兩個趨勢:一是以鋰電池為核心的技術創新在突飛猛進,他認為從戰略角度考慮我國要加強下一代電池的研發;另外一個趨勢就是市場化,美國去年的混合動力、純電動等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已達到整體的7%,日本達到了20%,歐盟達到了1%。
面對這種發展壓力,歐陽明高給出了他的解決措施: “既要抓眼下,也要抓未來”,既要面向未來抓下一代技術,還要抓眼下的市場。
另外,他根據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建議要采取“兩頭堵”的策略。“大客車我們發展的很好,剛才也有代表介紹,特別是去年更是突飛猛進,可能比前年增長了幾倍。現在大客車混合動力我們世界第一。另外一頭就是小車,小型電動車可能是下一步的重點,要用小型化推動市場化。”
從電池的角度來考慮,歐陽明高認為,更要發展小型化。
“就算滿足300瓦時每公斤,也不能完全滿足電動汽車的要求。而300瓦時每公斤目前還是一個研發領域的目標;所以我們不要總是想到電池滿足車,也要反過來想想車怎么適應電池,現在能適應的就是中短途、微型化這樣的車,既能滿足電池要求,也能滿足市場需求,我覺得這是當前唯一可行的”。
歐陽明高還指出,要實現電動車的市場化,其中重要的是要利用信息化帶動電動化。利用信息化技術將電動汽車,如出租車、物流車等聯網,使市中心的汽車流量降下來,從而減少排放。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