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美兩國在北京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共同努力推動全球經濟平衡增長。專家認為,美國和中國新能源合作互補性非常強,此次合作將實現"1+1>2"的效果。而且也會給A股相關板塊帶來實質性利好。落實到具體板塊上,綠色建筑"養在深閨人未識",未來深具爆發力,投資者可積極跟蹤關注。
建筑耗能占比1/4
我國的能耗結構中,建筑占據了大約1/4;用電結構中,建筑用電也占據了約1/4。現有的430億平方米建筑面積中,95%為高能耗建筑,每年新建建筑面積中80%仍為高耗能建筑。發展綠色建筑、對原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可帶動多個產業的擴張。
建筑節能市場廣闊
公共建筑的智能化是建筑節能減排的
首選途徑,智能建筑不僅可以帶來各種便利,還可對空調、通風、照明系統進行智能調節和優化,達到節電20%-50%的效果。
我國的樓宇智能化市場規模正以20%的增速擴大,預計未來隨著智能建筑比例的提升以及市場集中度的提高,行業發展前景看好。住宅節電主要依賴家用電器能效的提高,政策標準的進一步收緊以及適當的補貼是產業升級的動力,湘財證券等機構看好變頻空調的表現。
我國建筑能耗中40%是冬季采暖,使用自保溫和復合保溫技術的建筑墻體材料,可以節能50%左右,降低社會總能耗5%;阻礙綠色建材應用推廣的主要問題依然是較高的成本。LED照明節電從政策和節能效果上看,都已具現實意義,所欠缺的僅僅是性能宣傳和商業助推,行業具有爆發性增長的潛質。國內光電建筑市場的啟動,對光伏組件供應商業績影響不大,但對光機電一體化的集成服務廠商利好效果明顯。
湘財證券建議可重點關注光電一體化服務商泰豪科技、中航三鑫,節能建材生產商北新建材,建筑保溫材料聚氨酯的原料商煙臺萬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