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在南昌召開的首屆世界低碳與生態經濟大會暨技術博覽會高層論壇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吳曉青說,下一步,環保部將配合國家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試點工作,以中國環境標志為基礎,探索開展低碳產品認證。
積極研發新低碳技術
吳曉青表示,將通過向產品授予低碳標志,探索低碳產品的采購和消費模式,以公眾的消費選擇來引導和鼓勵企業開發低碳產品和低碳技術,吸引全社會參與到低碳經濟中來,促進形成低碳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
吳曉青說,環保部將充分利用節能減排與低碳經濟發展之間的協同關系,加快研究有利于低碳發展的環保政策措施,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加大對低碳技術與產品開發的支持力度。
此外,我國還將積極開展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的溫室氣體控制試點工作,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研究制定有利于溫室氣體減排的環境經濟政策;積極推進低碳城市試點、低碳技術創新和低碳社區建設。
吳曉青表示,中國將積極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理念和技術,促進有助于節能減排、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環保技術轉讓,共同研發新的低碳技術。
發展低碳經濟取得積極成效
我國嘗試有助于發展低碳經濟的各種途徑,并取得積極成效,上半年,我國單位GDP能源消耗在前三年總共下降10.1%的基礎上,又同比下降3.35%,國家提出“十一五”期間單位GDP能耗下降20%、可再生能源比重達到10%的目標有望實現。這是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馬力強在論壇上介紹的。
“十一五”期間中國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將至少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億噸。為實現這目標,中國各級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于節約能源、提高能效、發展可再生能源、保護環境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