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規劃委發布的新版《供熱計量應用技術規程》及《供熱采暖空調系統水質及防腐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從今天起公開征求意見。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冬季供熱采暖每年消耗全市大約20%的能源,是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征求意見稿著重強調了供熱分戶計量收費實施以后按熱收費管理方面的有關問題,即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在一定溫度范圍內調節室溫,少用熱少繳費,以鼓勵人們提高認識,自覺節能。
空房溫度不得低于14℃
在《住宅設計規范》規定,普通住宅的臥室、起居室(廳)和衛生間不應低于18℃,則分戶熱計量的普通住宅最低設計標準宜提高到20℃至24℃;原來按20℃至22℃計算的標準較高住宅,則宜按22℃至26℃計算。
相關負責人表示,住宅分戶熱計量后,應為居住者留有一定幅度的熱舒適度選擇余地;同時在實行分戶熱計量后,用戶可通過溫控閥在室內無人時降低室溫設定值,房間形成間歇供暖,設置較多的散熱器可縮短室溫升溫時間。
據了解,冬季采暖室溫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房間設定溫度,室外大氣溫度,太陽輻射的熱,外墻保溫水平,窗戶的氣密性和隔熱性能,開窗通風換氣時間。根據征求意見稿中相關條款規定,空房供暖管道閥門不能完全關閉,使房間最低溫度不低于14℃。
強制性標準鼓勵行為節能
新的《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2012版)已于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其中對分戶熱計量提出了強制性要求。
征求意見稿中顯示,未來住宅設計中就要引入熱負荷計算,確定管道直徑、暖氣片分布,更科學地讓房間達到設計溫度,并節省供暖費用。
對此,相關負責人解讀稱,不同建筑的耗熱量是有差異的,主要取決于建筑外墻、門窗、屋頂的保溫性能和施工水平。同一建筑內,不同朝向、位置的房間,耗熱量也是不同的,北向戶型的耗熱量一般比南向、居中的戶型要高,把邊、頂層、底層戶型的耗熱量一般比中間層的戶型要高。
“熱計量收費后,耗熱量的差異將會體現到熱費上。因此在購買住房時應該考慮入住后的采暖能耗問題,盡量選擇采暖能耗低的房子及戶型。”這位負責人說,“征求意見稿一是從技術上保障了分戶熱計量的實施,二是體現了按熱收費,鼓勵大家行為節能的指導思想。大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在一定溫度范圍內調節室溫,靈活用熱,少用熱少繳費。”
鼓勵用戶按需調節室溫節能
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用戶要控制室內采暖溫度,家里長期沒人時可調低暖氣片恒溫閥或室溫控制器的設定采暖溫度;減少開窗時間,開窗會散失大量熱量,從而導致用熱量增加,墻上的空調孔要封堵好,否則也會損失大量熱量。
他建議,裝修時不要將暖氣包住,不要在暖氣上晾曬衣物,否則會影響散熱效果;裝修時不要破壞外墻的保溫層,不私自更換采暖設備,如有必要時應經供熱單位同意,不要拆除恒溫閥或其感溫包。
此外,《供熱采暖空調系統水質及防腐技術規程》主要作用則是為改善供熱采暖、空調水系統水質,減輕對設備的腐蝕危害,防止計量儀表、調節閥門等發生堵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本市供熱采暖空調系統更加經濟、安全、清潔和高效率的運行,并保證本市熱計量工作順利進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