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論壇現場
11月17日,在第十一屆深圳高交會盛開之際,深圳可再生能源技術與投資國際研討會(RETI)暨2009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最具投資價值的十大領先技術藍天獎(BA)評選與頒獎典禮(RETIBA2009)在深圳五洲賓館華夏廳隆重舉行。
本次活動以“低碳經濟與排放權交易”為主題,旨在鼓勵企業投資清潔能源以及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探尋轉型低碳經濟增長模式。這是國際可再生能源領域技術和投資專家云集的大型國際活動,國內外政府機構能源政策代表、可再生能源領域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相關投融資機構、著名企業代表及新聞媒體共同出席本次年度盛會。
本次活動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深圳市人民政府、博鰲亞洲論壇、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商務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德國紐倫堡工商會、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深圳國際能源與環境技術促進中心、深圳國際高新技術產權交易所共同承辦。
各國權威專家共同聚焦本屆論壇主題“低碳經濟與排放權交易”
在世界經濟經歷全球金融海嘯的破壞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將成為未來經濟的主流模式。可再生能源技術為發展低碳經濟提供了技術支持,而排放權交易的建立和實施,將鼓勵企業投資清潔能源以及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技術的創新與發展,為低碳經濟提供持續的動力。
在上午舉行的可再生能源研討會上,來自國內外的國際低碳經濟、排放權交易以及清潔能源的權威專家共同聚焦高峰論壇,交流研討全球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實踐經驗。演講報告包括:
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委員、科技部全球環境辦公室副主任呂學都的“CDM清潔發展機制與哥本哈根會議展望”;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費維揚的“低碳經濟與國家減排戰略”
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項目辦公室執行主任周鳳起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最新動態以及激勵與調整政策”
深圳國際高新技術產權交易所常務副總裁建東德的“亞洲排放權交易所得運營模式與創新制度”
德國新能源專家施密特博士的“關于歐洲工商企業溫室氣體減排問題”
美國羅杰教授的“碳排放交易在中國”
來自英國的碳交易標準制定專家塞爾特先生的“碳足跡與能源效率”等。
嘉賓之一,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自民
此外,為促進能源與環境協調發展、實現經濟發展向低碳經濟模式轉軌、大力降低溫室氣體和其他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合作,在本次研討會上,深圳、香港兩地機構還聯手簽署了在深圳發起成立排放權交易機構的合作備忘錄,計劃通過建立區域性排放權交易平臺,實現市場規范有效調節和配置,為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引擎。
下午舉行2009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先技術藍天獎評選與頒獎典扎。藍天獎是由聯合國工發組織牽頭的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最具投資價值的十大領先技術的評選活動,今年有20多項技術入圍,17日舉行技術答辯,并接受國內外10位頂級評委組成的藍天獎專家評審委員會的評審。這些技術涵蓋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生物質能等領域,技術更成熟,實用性強,大多可立即商業化、規模化應用。
聯合國工發組織深圳國際能源與環境技術中心自2004年以來已成功舉辦四屆全球可再生能源環境與技術研討會、兩屆藍天獎、一屆藍天排行榜活動,有約30個國家近2600名國內外專家和產業人士參與,為推動潔凈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促成可再生能源領域新技術開發與產業化投資的緊密結合,探尋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化發展構筑了多元化的國際對話交流平臺,對配合深圳市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節能減排目標,鼓勵企業投資清潔能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探尋轉型低碳經濟增長模式,產生了積極深遠影響。
論壇主持人
名詞解釋:排放權交易制度
排放權交易制度指在實施排污許可證管理及排放總量控制的前提下,鼓勵企業通過計術進步和污染治理節約污染排放指標,這種指標作為‘有價資源’可以儲存起來以備自身擴大發展之需,也可以在企業之間進行商業交換,那些無力或忽視使用減少排污手段,導致手中沒有排放量的企業只能按商品價格向市場或其它企業購買指標。排放交易制度以“實行總量控制手段,一定的市場機制,法規體系等為基礎以保證排污權交易的順利實施。”5基本思路是“在總量控制下,利用各企業減排成本的不同,調整企業的減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