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媒體質疑的“開山造地”做法,記者1日從湖北十堰市獲回應稱:“十堰的山地整理在帶來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同時,的確存在一些亟待著力解決的問題?!笔呤姓侣劙l言人稱,將督促有關企業加快環評速度,更加注重生態保護和土地資源集約節約利用。
近期以來,有媒體報道稱十堰“削山、千億元造城”,“削山建城”將使山體、水系遭受重創,帶來嚴重生態后果。十堰市官方1月25日回應稱,“絕不會破壞十堰的綠水青山”。不過,此回應并未消除媒體質疑。另有媒體繼續報道稱,“削山造城”項目未經環評引發生態惡化,相關官員接受采訪也是相互推諉。
湖北十堰是一個典型山區城市,城區山地面積達342平方公里,占規劃區總面積的90%。十堰因車而建,因車而興,由于城市和工業發展空間受限,發展后勁不足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困擾著十堰市。本世紀初,東風汽車公司因發展空間不夠遷往武漢,當時不少十堰人悲觀地認為“車都”將變為“廢都”。
經反復論證,2007年11月,十堰市決定在耕地少、林地少、拆遷少,無基本農田的地方對低丘緩坡實施山地整理,以實現可持續發展。2007年至2012年底,十堰城區累計開發建設用地約6萬畝,工程概算70億元人民幣。按照計劃,十堰市“東、西新城”一共計劃使用86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相當于再造一個十堰市。
十堰官方稱,山地整理取得了一舉多贏的顯著效果:既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促進了產業發展,又保護了耕地。通過山地整理,保證了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大項目的實施,妥善安置了10.08萬移民和搬遷企業。山地整理還提升了十堰生態園林城建設水平,目前,城區森林覆蓋率達到56%,綠化率45%。
但“開山造地”造成了生態環境惡化。昔日美麗山城,如今四處可見荒山禿嶺。對此,十堰官方承認,山地整理在帶來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的確存在一些亟待著力解決的問題,如少數入駐企業環評手續不到位,個別項目不符合城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山地整理過程中管理不嚴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氣環境等。
十堰市政府新聞發言人表示,對已經整理出的工業園區及時實施邊坡治理、植樹造林等生態保護措施;注重產出效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塊土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力爭在短時間內實現山地整理與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三贏”。發言人稱,十堰將一如既往地尊重自然,保護生態,有序開發。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