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重慶市摸底了近三年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終于迎來時間表。昨日,記者獲悉,市發改委已正式批準實施重慶市碳排放權交易平臺和登記簿系統建設項目,該項目將于今年4月份之前建成,預計年底前正式運行。
碳排放權交易平臺年底運行
昨日,市發改委發布消息,我市重慶市碳排放權交易平臺和登記簿系統建設項目已正式獲批實施。項目建設地址為重慶市聯合產權交易所,建設項目包括交易平臺、登記簿系統的軟件開發和交易設備等。據悉,該項目總投資286萬元,其中包括政府補助資金100萬元,建設工期為今年1~4月。
“2011年,我市獲批為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城市,去年我市印發《“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低碳試點工作方案》,重慶將開展碳排放交易權試點,建立溫室氣體排放統計制度,建立碳排放權交易登記注冊系統、交易平臺和監管體系,形成區域性碳排放權交易體系。該項目的獲批是這一構想的落地。”昨日,市發改委資源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董曉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說,項目4月份建成后,會根據我市碳排放權交易的具體進度來選擇運行時間,預計年底前可以實現正式運行。
明年或實施能耗總量控制
該項目建成后,將如何運作?“屆時,我市企業的能源消耗大戶都將被分到一定的碳排放指標,超標企業項目如不購買指標將被勒令停工,而企業通過節能減排后,則可以將富余指標拿出來通過平臺交易,獲得收益。”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楊慶育透露,重慶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企業主要集中在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燒堿、水泥、鋼鐵等6個高耗能行業,市發改委會事先制定好每個企業的碳年排放額度。
目前,國家已出臺方案,將進行能源耗費的總量控制。楊慶育透露,目前,國家已經在國內部分城市開展試點,預計2014年或將全面實施。我市雖未納入試點城市,卻已在用該指標進行考核區縣和企業。他表示,屆時,在排放總量控制上,不僅包括碳排放,還將包括硫、硝等的排放,而實施的對象大多是我市的能源和重工企業。
2015年全市碳排放降17%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手段推動低碳經濟的重要手段,這在歐美發達國家十分流行。”昨日,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告訴記者。
據去年我市出臺的相關規劃,到2015年,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10年下降17%以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建成西南地區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城市和全國低碳發展先導示范區。
“該方式也將倒逼企業轉型升級。”重慶市社科院企業研究所所長王秀模也表示,對于傳統的能源消耗大戶來講,碳排放權將“限量供應”,這將促使企業自覺提升技術減少碳排放,并調整產業結構,往低碳化方向發展。
相關
能耗大戶瞄準“低碳化”
面對即將到來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我市能源大戶紛紛表示,將通過轉型升級,發展低碳經濟。
作為我市的能源消耗大戶,重慶能源集團的產值占全市4000家規模以上企業的四千分之一,面對即將運行的碳排放交易市場,能源集團公關部王部長昨日表示,能源集團將加快向新能源領域延伸的速度,引導下屬子分公司朝著綠色能源方向發展,增加地區的清潔能源供應。
而重鋼集團則表示,重鋼將通過技術升級,減少碳排放。昨日,該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實施環保搬遷以來,重鋼集團積極抓住契機,通過技術改造實現節能減排。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應用RH干式真空工藝每套設備每年就可減少碳排放1.3萬噸/年。未來,重鋼還將通過技術升級改造,大力控制碳排放水平。